|
|
李 杰:金融危机中的信用风险与保险业 |
次贷危机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显现,到去年10月席卷全球,再发展到今年9月,以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投资银行巨头贝尔斯登、莱曼兄弟和美林银行以及保险巨头AIG的相继陷入困境为高潮。一时,大家已不再避讳把次贷危机形容为金融危机。每天,各大媒体、学界、业界都在关注大洋彼岸经济与金融的最新动向,各方对次贷危机的评论不胜枚举。比较国外,许多人会说“幸亏我们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幸亏我们还只是走出去了一小步”、“幸亏国内还没有那些复杂又危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不过,笔者更加希望的是大家少说一点“幸亏”,因为如果只是这样看待这次金融危机的话,也许在下一次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再说“幸亏”。因此,我们需要好好总结这次次贷危机,想想这次金融危机到底带来了哪些有意义的经验和教训。
金融,现代经济的心脏,他的每一次跳动都为整个经济体注入血液,而当他运作不正常的时候,往往也预示着经济将要开始经历寒冬。对金融危机的研究,一直是金融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很多学者形象地把它的过程称为贪婪后的恐惧。在此,不妨把它描述的学术一些,称之为信用的膨胀、滥用与崩溃。在当今金融体系中,信用一直是最核心的概念。如果仔细的梳理一下早期的银行借贷到当今的种种复杂的金融工具,有一个永远的绕不开的关键词会――信用。从信用的角度去看金融,一言蔽之――“借的钱总是要还的”。当信用膨胀时,人们开始不断借钱去投资和消费;当信用滥用之时,那些还不起钱的人开始借钱消费;而当信用崩溃之时,也就是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的时候,金融系统就不再正常运转,危机也就随之而来。对于这次次贷危机的爆发,有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为金融衍生工具(如担保债务凭证(CDO)、信贷违约掉期(CDS)产品等)的滥用,也有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为华尔街的贪婪(过高比例的财务杠杆),但是从信用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次贷危机的本源还在于把钱借给了还不起钱的人。这是一种信用的滥用,必将导致信用崩溃的结局。
再来说说保险业。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保险业应该比其他金融行业更加稳健。而在此次次贷危机中,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AIG陷入危机并被美国政府接管,不禁让人惊讶、疑惑。众所周知,保险业的风险大量来自于产品风险、操作风险、投资风险等。许多学者也提出,导致保险业陷入困境的最主要风险来自于投资风险。我们不妨把投资风险再细划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其中市场风险包括投资证券、不动产、股权等一系列的资产所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则是指,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借款者违约的风险。表面上来看,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保险业的巨亏由于投资了大量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属于市场风险的范畴。但是,就其内在实质来说,如大量提供房地产按揭贷款保险和投资CDS这种由房地产贷款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本身蕴含了大量的信用风险。因此,笔者认为,正是由于美国保险公司承担了太多的信用风险,才导致了自身的危机。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美国的债券保险业务,为了提高债券的评级而为大量债券进行担保,实质就是为大量的信用风险进行了担保。比如,有一个债券发行商,在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下,发行的债券等级为A级,如果为其买保险后,债券保险公司评级是AAA级,该债券会自动升级为AAA级。债券发行者可以通过购买保险节省融资成本,保险公司则可以得到保费。表面上,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然而内在隐含的风险却非常大。这一过程,如果以前我们还可以称之为风险转移,那么现在,还不如称之为信用创造和信用滥用。那些持有大量房贷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的保险公司,把房地产贷款中大量的低质贷款、大量的信用风险都掩盖在了公司AAA的评级之下。
众所周知,保险业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以“大数定律”为条件的承保原则,而承保原则首先应该遵守的是“风险可分散”原则。这让我想起了一家保险公司的宣传词――保险业也许是世界上最希望每一位客户平安的行业。那么反思当今美国的保险业,也许他们所关注的可能已不仅仅限于顾客的平安,而且还要祈祷每一位顾客讲信用,还房贷。这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与金融相联系的信用风险是否符合承保原则、是否能够被有效分散?笔者在此大胆的提出,在当今的金融体系中,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了一种难以分散的系统性风险。这是因为信用主要取决于资产价格和资产持有者的经济状况。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有其必然的周期,资产的价格随着周期波动,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价格。而且当今经济全球化已经走向深入,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下滑难免导致许多其他经济体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经济周期对资产持有者的经济状况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目前对信用风险进行完全有效分散已经变得不太现实。保险业对信用风险必须重新审视和评价。
我一直坚信,“违背‘承保原则’的创新将使保险业自毁根基”。或许对于这次次贷危机的发生,我们还可以保留一份庆幸,但是,却不能不看到,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脚步已经不可阻挡,剩下的时间也已不多。希望此次次贷危机能够引起各界保险同仁的反思,从而能够在下次金融动荡中说“幸亏有上次美国次贷危机之鉴”。
2008-11-05
|
|
|
|
版权所有:8797威尼斯老品牌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8797威尼斯老品牌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