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的14.2%,老年人口抚养比高达20.8%,我国已达到深度老龄化的标准。从需求端来看,少子老龄化的人口发展趋势下,高龄人口和失能人口增加将进一步刺激医疗、养老、康复和护理需求迅速增长。从供给端来看,中央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从资源服务、审批简化、税收优惠等方面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5.8万个,比上年增长8.8%;养老服务床位815.9万张;两证齐全(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6492家,比上年增长10.8%,机构床位总数为175万张,比上年增长10.4%。
我国目前依据“9073”原则初步建立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即90%的老年人采取居家养老模式获取服务和照顾,7%的老年人采取社区养老模式获取社会化服务,其余3%的老年人则采取机构养老模式集中养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养老观念转变,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需求逐步释放,对不同养老模式下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医养结合”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2022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居家医疗服务、社区医养结合以及机构医养结合的举措,鼓励医疗机构优化资源布局,利用现有床位提供养老服务,并推动养老机构改造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支持社会资本加入建设专业化医养结合机构。
尽管我国养老市场前景广阔,养老产业不断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我国养老护理市场中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问题。
第一,高端服务供给与基本服务需求的错配。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房地产企业、保险机构布局养老服务,利用雄厚稳定的资产建设养老社区,深入践行健康养老理念,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质量。但大多数的房企或险企均优先布局高端养老市场,目标客群为高净值中老年人,忽视了中低端市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如何引导社会资本激发中低端市场活力,促进普惠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是目前养老体系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第二,机构医养供给与居家医养需求的错配。目前市场上医养结合的模式主要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医疗机构增设养老专科机构、养老机构申办医疗资质等。机构医养结合模式充分调配医疗和养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了机构养老的基本医疗需求。但在我国“9073”的养老模式下,如何提高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是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医疗机构为家庭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的成本高、效率低,需要互联网技术、大数据计算等信息科技手段辅助提高居家医养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居家医养仅满足家庭照护中最基本的医疗健康管理需求,因此需要打通与社区医养衔接的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一体化医疗服务。
第三,护理服务供给与医疗保险支付需求的错配。医疗保险主要补偿患者因门诊、药品、住院以及各项检查治疗而发生的费用,而长期护理保险则对失能被保险人的护理费用进行补偿。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仍处于试点阶段,暂时无法作为成熟的支付方负担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主体护理费用,部分机构利用监管漏洞将医疗保险作为护理服务的支付方,进一步加重了医保基金的负担。一些民营医院为养老机构提供闲置床位,将养老服务收费转化为“住院费”等基本医疗服务收费,以医保资金支付服务成本,从而以更实惠的价格吸引低端市场老年客群入住。
笔者认为保险行业在医养康护产业中持续发力,推动我国健康老龄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险资进入市场提供医养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周期长、资金来源稳定等特点,投资医养服务产业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头部险企凭借重资产模式已多方位布局高端养老社区,而中小险企则可以选择轻资产模式依托于养老机构等第三方物业合理布局中低端市场。其次,“保单+服务”的运作形式形成了养老机构与保险公司的正反馈循环效应,一方面通过优质的医养服务为保险公司引流,将养老服务需求转化为有效的保险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保险保障服务以年金返还的方式为老年客群提供现金流,保证养老机构资金流入的稳定性。最后,保险作为医养康护服务的重要支付方,在促进我国养老支付体系成熟完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保险产品设计上还需注意“医”和“养”的清晰界定,避免过度依赖医疗保险赔付,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减轻医保基金负担。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栏目第812期,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