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
2023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指出,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会议精神对加强金融监管工作,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金融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7年9月,原保监会启动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工作,旨在全面修订和升级偿付能力监管规则,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经历逾4年的建设之后,2021年末原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偿二代二期规则”),于2022年一季度开始正式实施。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偿二代二期规则优化了实际资本计量规则,强化核心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进一步夯实保险业资本质量;加强了保险业务和资产配置的政策性导向,对于增强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推动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强调风险管理实效,推动公司更加注重精细化风险管理。但同时,也给保险公司经营带来一定挑战。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与资金运用面临挑战。
偿二代二期规则对夯实资本质量、优化资本风险计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保险公司资本管理带来更大调整,尤其是在利率走低、投资波动的环境下,保险业呈现逆周期经营特征,随着偿付能力监管政策趋严,保险公司资本管理矛盾更加凸显。2022年行业利润下滑,利差损风险加大的局面,除了资产端投资市场收益波动的原因,750曲线下滑也是重要原因。
在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后,由于实际资本分级、35%认可上限的规定,导致750曲线下行的顺周期效应加大。一是目前750曲线下行,保险合同准备金增提。终身寿险等长期产品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类业务积累的大量剩余边际无法对冲利率风险,导致当期利润亏损和长期待摊销的剩余边际积累同时发生,当期的财务表现与行业积累、发展前景错配。二是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后,业务端产生的实际资本,面临着资本分级和认可上限的双重约束,核心资本、实际资本与净资产挂钩,750曲线的影响,通过净资产和保单未来盈余双重计量并挂钩,出现了乘数放大的效应,顺周期效应进一步加大。三是目前资本补充债作为重要的资本来源之一,其发行总额受到了净资产的比例约束,又进一步加大了偿付能力的顺周期效应。同时,保单未来盈余资本分级的影响,当保单未来盈余增加,甚至还会挤占资本补充债的资本额度。四是在低利率环境下,资产固定收益下降,保险公司为维持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对权益资产配置占比提升有潜在需求。在低利率时期适度加大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也符合保险行业的国际经验。偿二代二期规则下提高了权益类资产的资本占用,进一步加大了保险公司在低利率时期的资本压力,导致险企对于利润和偿付能力管理的目标出现了偏离和矛盾,经常出现为应对偿付能力压力而卖出股票,为提升未来利润而买入股票,这无疑增加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来源,不符合险资投资长期性的特点。长期来看,利润是资本的重要内生来源,现有对于权益类资产的资本惩罚和资本压力,不利于现有阶段险企投资收益的改善,没有逆周期调节效应的同时,顺周期效应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声誉维护难度提高。
偿二代二期规则的发布,引导保险公司全面回归保险保障,坚持长期高价值业务和价值投资,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但同时也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声誉维护带来难度。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1号: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着力完善了一期指标数量多、风险敏感性弱、结果区分度低等不足,进一步提高重点风险评分权重,100%风险指标量化计算,细化分类评级结果。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5号:偿付能力信息公开披露》进一步扩展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信息公开披露的内容,增加了对重大事项、管理层分析与讨论、外部机构意见、偿付能力报告审计重大变动等披露要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信息透明度,充分发挥相关方的监督约束作用,更有效地防控偿付能力风险。但季度披露数据大幅增加,未来行业及公司将实现极高的透明度,加大了行业及公司的声誉风险。比如:每季度披露当年累计净现金流,公司将到期资产再投资后导致累计净现金流为负,容易给报告使用者造成公司流动性不足的印象,其实公司考虑存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后的余额为正,实际上现金流充足。净利润、投资收益率等旧准则口径下的主要经营和财务指标,上市公司需披露新准则下的财务报告,在新旧会计准则下部分财务指标差异较大,且不具有可比性,若同时披露,会对报表使用者造成一定困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解释难度。
加强逆周期监管,维护保险公司财务安全与金融市场稳定
在利率趋势性下行的背景下,监管层已经积极出台各项举措,推动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提升负债质量,加强行业资产负债匹配,助力险企优化刚性负债成本,保持平衡稳健经营,长期来看有助于引导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保险行业具有天然逆周期属性,降息给保险业带来的是双向的系统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保险产品的保证利益和跨周期特征,在利率下行时期保险业务保持高增长;但另一方面,降息对资产端也形成了挤压态势。监管通过引导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对负债端未来新增的利差损风险起到了及时的减压作用。但保险产品的长期性导致政策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在行业资产和负债久期缺口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利率下行时,现行评估准则下负债端承担的压力显著超过资产端,行业承受的逆周期压力陡增。
为了确保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从完善逆周期监管政策体系角度,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强化折现率曲线影响的逆周期措施,降低行业当期利润与长期趋势的错配。二是建议适当调高计入核心资本保单未来盈余的比例上限(至少50%),鼓励成长型公司开展长期高价值业务发展,提升内源性资本贡献能力,尤其是在当前利率走低环境下,适当放宽资本分级与保单未来盈余上限约束,能够为中小成长型保险公司争取一定过渡期限,一定程度上稳定行业偿付能力水平。三是建议在发行资本补充债、永续债等的审批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对于债务发行规模适当考虑行业逆周期因素。四是建议适当放宽附属资本占核心资本100%的资本限额,资本补充债作为保险行业重要的资本补充工具,其发行规模严格与净资产挂钩。偿二代二期规则新增保单未来盈余分级后,部分保单未来盈余计入附属资本,这可能会造成对资本补充债发行规模的挤占作用。对于一家快速成长的典型公司,新业务带来保单未来盈余快速积累,同时附属资本额度可能反而有所下降。五是建议对保险资金运用到权益资产配置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在低利率环境下,对权益资产配置占比提升有潜在需求,偿二代二期规则下,净资产波动对实际资本已经体现波动乘数放大效应。建议监管规则加大力度有效优化股权、股票等权益资产风险因子,降低权益资本对偿付能力波动影响敏感性,利用保险资金运用有长期、稳定的特征,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在金融市场的稳定器作用。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栏目第836期,202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