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六大和谐环境,保证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个生态环境的概念,以后逐渐发展成被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经济学概念。理论界对这一概念有上百种解释,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署1987年对此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满足现在一代人需求的同时,不会损害下一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我个人的理解是,“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在于公平,精髓在于和谐。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保证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就能够保证每一代人都能够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享受公平的资源分配,并且这种发展也是可持续的。
经济是一个大系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整个系统的发展,但这并不排除在这个大系统中有些部门、有些行业将经历从朝阳到夕阳、从辉煌到萎缩、从生到死的自然演变过程,而我认为,保险业却是一个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应当持续生存发展,并且其规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功能不断深化的行业。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首先,保险业是一个承保风险、管理风险的行业,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变,但不确定性这个特征是不会改变的,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复杂性程度的加深,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大。既然我们讲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它是一个永久的客观存在,那么,以其为经营管理对象的行业也就有永续存在的必要性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也显示了这一点,据统计,世界保费总额在1950年仅为210亿美元,1982年增长到4,660亿美元,1995年增长到21,434亿美元,2001年增长到24,000亿美元。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是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金融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金融一体化的环境中,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关系也许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相互之间的交叉也会越来越多,但我认为,这种变化同时也将以银行、证券、保险各自的内涵、目标、手段越来越丰富作为结果。
用“可持续发展”中“和谐”这一精髓思想来分析保险业,我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是否可持续,主要看“六个环境是否和谐”。这六个环境是指供求环境、竞争环境、监管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供求环境和谐是指保险公司与消费者之间供和需的协调。供求环境和谐与否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保险需求是否是可持续的,即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是否持续地有需要,并且有能力、有信心地进行保险产品的购买;二是保险供给是否是可持续的,即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持续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且保险公司是否始终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就可以说,保险供给与需求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能够保持一种均衡增长的态势。
竞争环境和谐是指保险公司之间、直接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协调。“竞争环境和谐与否”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竞争是否是充分的,如果竞争不充分,有的公司受到政府保护,有的遭到监管歧视,那么竞争环境不是可持续的;二是竞争是否是适度的,如果竞争超过了一定限度,变为恶性竞争,那么这种竞争环境也是不可持续的。
监管环境和谐是指监管机构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协调。“监管环境和谐与否”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法律对保险公司与保险消费者之间、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监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权利与责任是否有一个清晰合理的界定;二是监管机构是否有一套完善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是否按既定规则进行监管;三是对重大事件是否有充分的应急准备,比如,若有保险公司破产,如何保障破产公司的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如何保障整个保险业乃至金融业不受大的负面影响等。
经济环境和谐是指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和相关市场的协调。经济环境和谐与否是指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条件,例如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资本市场的状况等是否与之吻合和配套。如果经济不发展,保险业就缺乏可承接的载体;如果资本市场不发育,保险业就难以扩大其经营规模。
政策环境和谐是指保险业与国家有关政策之间的协调。政策环境是否和谐是指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否与保险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内在动力和发展要求相吻合。例如中国在1959年取消商业保险,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就不允许经营保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经济的发展,即使有保险发展的内在要求,保险业也不可能有所谓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环境和谐是指保险业与文化、历史习俗相协调。有些国家的经济很强势,但文化传统、历史习俗与保险理念非常冲突,那么,保险业的发展就将受到很大的阻碍,最典型的如盛行伊斯兰教的中东国家。对于虔诚的伊斯兰教徒而言,《古兰经》是进行各种社会经济决策的基本依据,是社会经济制度产生的本源,是神对人类的最终启示。《古兰经》禁止人们收取利息,禁止人们参与赌博,因此,虔诚的穆斯林将现代保险视为某种形式的高利贷和赌博,对其严加排斥。可见,社会环境对一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很大影响作用的。
在以上六大环境中,供求环境和谐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竞争环境和谐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监管环境和谐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经济环境和谐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引擎;政策环境和谐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势支持;社会环境和谐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持久激励。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发展,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许多影响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例如,从宏观角度来看,需要研究和解决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问题。它包括正确处理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险与银行证券的关系,保险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保险与一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关系,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国家政策对保险业的支持,特别是通过税收政策对保险业的支持等问题。从中观角度来看,需要研究和解决保险业的合理布局与发展问题,例如保险中介模式的选择、产寿险的协调发展、直接保险与再保险的协调发展、保险信用评估系统的构建、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混业经营、保险行业诚信构建等。从微观角度来看,需要研究和解决公司的治理结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的关系、专业人才的培养、保险欺诈的防范、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及其管理等。
我希冀研究中心今后能够认认真真地研究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创造和谐环境,保证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对理论提出了很高的期望与要求。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不能辜负业界对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