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再保险公司中国区总裁 陈东辉
各位教授,各位业内同行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来这次论坛学习。实际上,保险扶贫在中国是一个新课题,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新的尝试。今天和大家做这个报告,主要分享我关于保险扶贫的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要正确认识保险扶贫。保险扶贫不是脱贫的充分条件,却是脱贫的必要条件,我们既要认识保险扶贫的重要性,又不能夸大保险在扶贫中扮演的角色。为什么说保险扶贫不是脱贫的充分条件?因为保险不是公益,我们不能单独依靠保险来使贫困群体脱离贫困。我们在参加很多行业的讨论时,无意当中有时候就模糊了保险跟精准扶贫这两个概念,好像二者合一了,我们需要把概念理清楚。为什么说保险扶贫是脱贫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保险,脱贫的效果是不可持续的。对贫困群体和刚刚脱离贫困的群体而言,依然面临较大的陷贫风险,没有保险护航,脱贫成果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2020年的扶贫目标达到后,实际上保险更有发挥的空间。现在识别贫困主要是通过居民的收入指标等各方面的指标,我在这里呼吁要加上保险指标。保险是应对这些冲击的主要工具,有必要把保险作为脱贫量化评估指标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检验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第二个观点,我们认为保险扶贫的着力点应旨在帮助农户恢复生产能力,也就是保障贫困群体的造血能力。通过阶段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初步做了一个思考,通过巨灾保险控制灾害的风险,对造血过程进行保障,可以帮助农业尽快恢复再生产的能力,我们认为这都是保险在扶贫的用武之地。在这个方面特别要提一下农业保险,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到,目前的农业保险没有起到帮助农业尽快恢复生产和再生产能力的作用,现在农业保险只保成本,不能保收入。借这个论坛的机会,我们呼吁对于农业保险的研究,我们是否能从原来广覆盖、低保障的保险逐渐过渡到帮助农民恢复再生产能力的收入保险。
第三个观点是关于保险扶贫过程中的难点。保险扶贫的难点在于风险分散,但在扶贫过程当中,我们所设计的保险产品会遇到困难。贫困地区风险高,任何风险分散的机制都很难满足。给大家举个例子,瑞士再保险协助设计了黑龙江2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指数保险,这对于大数法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局部的区域,这么严重的灾害,这么有限的数据,我们要进行产品设计,把风险分散出来,这个挑战非常高,如果大家去读我们的报告,里面会有一些经验。这种问题怎么解决?第一,把贫困群体的风险放在更大的池子里。比如,只针对黑龙江28个贫困县的保险产品道德风险太高,但如果把保险产品面向黑龙江全省就可以较好地分散风险。类似的,我们经常看到有对口扶贫和人力的支持,未来能不能通过保险来进行支持,也就是发达地区出钱给贫困地区买个保险,这是解决风险分散的一个初衷;第二,利用科技,使数据更加透明,黑龙江的案例使用了卫星遥感技术,避免了挨家挨户收集数据,也避免了数据的不科学性。通过科技的手段避免风险所面临的波动性和不满足风险分散机制的特征,解决数据量的问题和风险的波动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新的机会。
保险扶贫是一个新的领域,以上三个观点只是初探,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