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上午,由8797威尼斯老品牌和8797威尼斯老品牌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上海商涌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圆桌论坛暨《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0》新书发布会在8797威尼斯老品牌101会议室举行。发布会由8797威尼斯老品牌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商涌科技、瑞士再保险、和泰人寿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业界代表、北大师生代表和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图一:会场全景)
首先,8797威尼斯老品牌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教授作为执行主编代表课题组报告了新书的内容。《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0》(孙祁祥等著,8797威尼斯老品牌出版社,2020年12月)是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由8797威尼斯老品牌孙祁祥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之“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系列的第九本。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五章是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分析,包含保险业发展综述,财产保险市场、人身保险市场、保险资金运用、全球保险与再保险市场;后四章针对重点问题展开专题分析,包含保险科技、健康保险市场、农业保险市场及保险业对外开放几大专题。郑伟教授回顾了2019-202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概况,阐释了保险市场发生的重要事件,并对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中的“保险”进行了解读。最后,他还结合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进行了分析。郑伟教授指出,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应遵循“1+3”的基本发展思路:“1”是一个基调定位,即“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加快建设”;“3”涉及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三方面内容:一是高质量发展,二是包容性发展,三是综合式发展,要强化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需求,鼓励发展“养老保险+养老服务”以及“养老保险+长护保险”。
随后,参会的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针对《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0》和中国保险业发展与大家分享真知灼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教授首先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系列丛书与现有诸多类似研究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权威性和完备性、编者团队与分析方法的专业性以及内容的前瞻性等方面。同时,陈教授还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陈教授认为现阶段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应当注重以下三方面问题:可以借鉴万能险的经验增大积累期的灵活性;注重资金的保值问题,平衡收益与风险;积累实践经验,增强理论自信,呼吁寿险公司加大产品的创新开发力度。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教授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议可以在报告中将政策和监管部分单独作为一个章节或者专题来探讨,具体包括:有关监管的宏观政策专题,例如车险综合改革方案;有关保险中介市场的探讨,例如互联网保险、代理人中介业务的监管方面;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受托管理保险业务方面,例如企业年金、长护险、大病医疗保险的管理。
(图二至图四分别是:郑伟教授、陈秉正教授、郭金龙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李晓林教授首先对新书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系列丛书是保险界公认最好的行业年度报告,其内容经历多年积累,体例成熟且有所侧重,体现了所分析时期的重点与阶段前沿。李晓林教授认为现阶段保险业发展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也面临一些发展压力,保险业发展已经从客观地评估测算风险阶段进入到干预风险的阶段,基于新发展阶段,全社会应建立“风险观”。
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泉先生高度评价了报告的撰写,他认为报告点面结合,既关注了总体,也结合了时事热点。李玉泉先生从实务角度提出了保险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与展望。他认为保险公司应制定清晰战略规划,要有战略定力;深耕细分市场与客户;关注资产与负债的风险错配问题,加强偿付能力管理,在资产端厘定费率时不应忽略中介机构成本与展业成本等费用,在负债端投资时注意风险把控;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抢占理论高地;同时,在创新时应注重客观规律。
出口信保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王稳教授肯定了报告对保险理论研究的贡献,并特别强调了数据的权威性与全面性。王稳教授建议未来将报告做成指南书、工具书,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与专业机构。同时,王稳教授认为保险中介机构在保险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建议对保险中介机构予以关注。此外,随着中国深化改革开放,“走出去”力度加大,出口贸易风险和海外投资风险增加,国家十分重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防范化解风险,建议对出口信用保险也予以关注。
(图五至图七分别是:李晓林教授、李玉泉总经理、王稳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王国军教授也高度肯定了报告的成果,并就“一带一路”的相关风险管理问题谈了自己的理解。他提到我国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比逐年上升,由此引发风险与保险需求的增加。积极推动保险业开放,让保险公司“走出去”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这其中信保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有效覆盖了例如恐怖袭击、跨境维权等风险。此外,我国保险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普遍面临诸如网点数量较少、国际市场影响力较弱、协调水平不高、信息不畅,以及恶性竞争等问题。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教授对新书的发布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报告分析系统、内容新颖、研究深入,是实践指导的依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王绪瑾教授回顾了近年来保险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并对于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回顾过去,《民法典》的实施为保险业的交易和经营、产品研发、市场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展望未来,保险业发展不仅应关注行业利益,还要强调社会利益,此外,还应重视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教授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肯定团队成员的辛勤劳动。魏教授重点就普惠保险谈了自己的观点——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人身险不能完全照搬欧美模式,行业应及时关注普惠保险的需求与低收入群体的风险敞口问题。商业保险应参与承担六亿左右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问题,发展普惠型业务,此举既可拓宽业务领域,也能加强民生保障。此外,从政策角度来看,政府既可以补贴消费端,也可以补贴供给者,以补贴的手段促进普惠保险的发展。
(图八至图十分别是:王国军教授、王绪瑾教授、魏丽教授)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教授高度评价了报告内容,并建议课题组与业界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以调研为基础提供更多政策建议。朱俊生教授就保险科技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科技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新驱动力。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科技本身是人才、组织、文化的问题;从政策角度来讲,提倡数据共享,促进行业发展;从监管角度,应建立适应保险科技发展的监管体系,注重监管机制设计,给创新以空间,平衡创新与风险管控,并保证监管政策的稳定性。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教授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重点谈到我国健康保险的发展。我国健康险总体发展迅速,增速优于其他险种。他还提到了税优产品的可能改革方向是与社保个人账户的结合。在监管方面,朱铭来教授认为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能力对商业保险的可持续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是健康商业保险在“十四五”期间发展的一大挑战。此外,应当利用好保险业开放的政策背景,考虑引入大型医药企业参与商业医疗保险开放、创新与运作。
上海商涌科技有限公司CEO邢静女士高度评价了报告成果,并分享她对于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认识。她认为保险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市场需求旺盛、发展迅速;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专业的行业发展建议以及监管政策的连续性、可预知性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保险业的风险特征与海外有一定差异,不能照搬国外的发展经验,监管部门应当制定适合我国市场的监管规则。此外,她还建议课题组考虑在报告中增加保险业发展大事记和相关案例分析。
(图十一至图十三分别是:朱俊生教授、朱铭来教授、邢静女士)
最后,8797威尼斯老品牌博雅讲席教授、CCISSR主任孙祁祥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孙教授首先指出,《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系列丛书的研究出版离不开教育部、银保监会、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北大出版社、报告编委、报告撰写组和上海商涌科技的大力支持。她认为基础数据对于报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权威数据的获取离不开研究团队的付出以及相关机构的支持。孙教授同时谈到报告撰写的初心,即从理论工作者与教学者的角度,推进中国的保险业的理论研究,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数据支持、理论依据和灵感启发,同时服务实践发展。针对保险科技相关问题,孙教授认为,保险科技的发展迫在眉睫,要培养具有战略思维的人才。在监管与风险防控的平衡方面,在一些问题上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既要防范风险,又要为市场主体培育提供创新的空间。最后,孙教授表示,报告撰写组会积极汲取与会嘉宾的建议,力争明年拿出更加优秀的报告和成果。
(图十四:孙祁祥教授)
(图十五:与会嘉宾、师生合影)
附:北大出版社官方商城上的《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0》购买链接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刘佳程/供稿;吕有吉/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