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教授 庹国柱
“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可理解为不求规模和速度,但求效益和质量。如果把效益和质量简单归结为保险企业盈利能力,那么只要严格监管,就能达成效益和质量;如果放松监管,让市场化的步伐更大,虽可以实现规模和速度的增长,但是质量和效益会下降。此初步结论基于对保监会成立14年以来的监管政策变化和行业业绩表现的梳理。
自1998年以来,保监会的监管思路经历了从严格监管到放松监管再到严格监管的过程,造成了整个行业特别是产险行业质量效益的波动:(1)1998-2002年为严格监管,为保险业争取了利润空间。(2)2002-2008年为放松监管,降低了保险业的经营利润空间。此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子阶段,即2002-2005年提出做大做强,并特别强调做大,以及2006-2008年整顿恶性竞争但仍坚持做大的指导思路。(3)2009至今又为严格监管,直接导致行业盈利增长。
中国监管部门监管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未来的监管趋势为弱监管。保监会必须在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之间加以权衡,找到一条适中的路线。首先,在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之间,应遵循做大无上限,做强做好有底线的原则,这符合保监会的行政利益和经济利益。其次,在市场准入问题上,应降低现有市场主体的集中度,这符合监管部门的市场目标和利益。第三,在费率监管问题上,由于不涉及自身利益,保监会在市场化和自由化方面会实行谨慎的放松政策。在上述逻辑下,长期来看,随着市场主体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费率市场化将是发展趋势,监管将宽严有度,既不可能实行监管高压,也不可能实行自由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