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健委、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医养结合推进过程中面临各种难点堵点问题,指出要建立完善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并在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优化服务衔接、完善支持政策等多个方面给出了相关意见。这是对现实问题、群众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是推进积极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医养结合是大势所趋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且持续时间长,预计到2025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2.1亿,这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养老服务需求。但对应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养老机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大部分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于40%,养老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也很不充分。卫健委数据显示,2021年底,全国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共6492家,提供床位175万个,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超过90%,但相对于规模庞大的老龄群体仍显不足。同时,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也比较突出,据2018年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62.3%,由于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且可能呈现多种慢病叠加堆积的现象,严重威胁老龄群体的身体机能,导致失能、重症等风险增加,给老年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带来极大挑战,也势必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可以说,如果不能实现资金与服务的协调匹配、不能实现养老服务与健康服务的协调发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愿景也得不到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医”与“养”势必要深度衔接起来,重点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从治病转到防病、从护理转向防失能,避免医疗护理资源和保障资金都大量集中在重症晚期治疗和重度失能护理上。大量研究表明,影响健康,特别是慢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如果能畅通预防、治疗、康复护理这条“生命线”,不仅可以提高老龄群体生存质量,而且适配慢性病可防可控的发展特征,可以有效减少慢病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和“养”天然是不能分家的。其次,在完善“养老金”多支柱的同时,加速完善“医养服务”多支柱。考虑到老龄群体广泛的异质性与多元化的需求,医养服务体系势必应该是多元化的。从功能上讲,医养服务体系要能够满足兜底性需求、普惠型需求和改善型需求;从参与主体上讲,政府、市场机构、社区群团组织、家庭与个人需要广泛参与;从表现形式上讲,医养服务体系应该呈现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的格局。
保险业应发挥积极作用
《意见》指出,“鼓励商业保险将老年人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纳入保障范围”。此前,《“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商业养老保险和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而《意见》则进一步拓展了鼓励商业保险保障的范围,这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提供资金保障。伴随老龄化的深化,医养服务的可支付性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以老龄少子化程度持续加深的日本为例,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自2000年至2020年,65岁以上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增长64%,而被认定需要保障的受益人增长207%,使用各类护理服务的人数增长高达232%。面对医养需求系统性的增加,动员各类力量、构建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多支柱融资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商业保险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重要的资金保障提供者。
二是整合医养资源。目前来看,我国的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长期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提供,也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政策、服务衔接成本较高。而作为医养服务,甚至更广阔范围服务的付费方,在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保险企业也会基于“采购”功能构建关联服务生态圈,形成“保障+服务”能力。一方面,能够以更低成本推动各类服务衔接; 另一方面,在老龄化社会中,这也是险企的“护城河”。我们的很多国际同行正是在长期的保险经营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广泛的设施服务网络,从而在竞争中巩固了优势、筑牢长期发展基础的。目前我国医养体系还不够发展,险企在早期发展阶段介入,更容易凝聚谈判力量,也更有机会参与塑造成本、质量控制体系。这样的战略机遇窗口不容错过。
三是促进老龄健康。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快、未来老龄人口和高龄人口的规模大,医养保障体系可持续的根基,在于促进老龄人群的健康水平,以降低未来的医养负担。老龄事业的工作思路,必须面向主动预防,面向效率提升。目前我们的基本医保和试点中的长期护理保险,更关注治疗和护理阶段的费用保障。而作为市场化的机构,商业保险可以更积极地探索延长“保障链条”,设计有激励性的付费机制,激励客户积极参与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健康行为,降低不同年龄群体的健康风险。这不仅是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也是行业管理老龄社会长寿风险的不二之选。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先行
当然,商业保险产品的创新与探索,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以风险为经营对象的保险业而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无疑就是数据基础。为医养结合提供相关保障,实现上述各项功能,保险业需要积累的数据基础更为广泛,至少应包括高质量的消费者健康行为数据、健康指标数据、医疗数据、护理数据及相关成本等,基于对充足、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才能够有条件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乃至量身定制的健康行为改进方案,为医养服务的使用者提供更具效率的服务方案指导。但目前来看,这些数据分散于不同机构的系统之中,囿于数据标准不同、数据流通机制与规则不完善等限制,难以实现数据共享。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势必需要花大力气推动数据平台的发展与完善,为险企形成并优化健康风险算法和健康管理策略夯实基础。事实上,伴随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我们正在更广范围内探讨如何高效、安全、合法合规地利用好数据,为数据本身以及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市场化、标准化的难点寻求理论突破和最佳路径,这也正是完善保险业基础设施的良好时机。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栏目第785期,2022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