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3日上午,8797威尼斯老品牌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师生赴北京顺义“分享收获”农场参访调研。北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授章政老师,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主任张鹏飞老师、副系主任季曦老师、系秘书车晓莹老师,以及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博士生和本科生参加此次调研。
师生一行乘坐大巴车到达“分享收获”柳庄户基地后,先后参观了暖棚、蔬菜大棚、农副产品商店等,在向导的讲解下对社区支持型农业、有机农业、灌溉用水以及该农场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分享收获”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石嫣团队创建的一个致力于研究、推广社会化生态农业的社会企业,它以倡导生产者保护消费者生命、消费者保障生产者生活,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为使命,致力于搭建一个信任的桥梁,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健康安全的食品,让生产者得到公平合理的收益,促成安全食物社区的构建与发展。
大棚养殖参观学习
上午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在农场的有机自助餐厅就餐。除了品尝到农场自己种植的有机菜肴外,师生们也体验了农场独特的麦麸洗碗方式,对于农场资源循环的运作方式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下午,师生们在农场的大棚中进行了农耕体验。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垄大蒜,组内再进行分工,最终将一头头大蒜整体挖出并摆放整齐。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虽然劳累,却切身体会到了农人的辛苦以及团队协作的快乐,同时对农业耕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特色木屋留念
农耕体验结束后,师生们与“分享收获”农场的创建者石嫣博士进行座谈交流。石嫣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分享收获”农场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农场建立发展的历程、各种经营项目、特色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和有机农业模式、与地方政府的有关合作等。经过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师生们对于“分享收获”农场各方面的情况以及我国新型农业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学们认真聆听,就农产品的流通和定价、传统农业产业链与绿色直销产业链的差异、绿色模式和托管模式的异同等问题与主讲人积极互动交流。
座谈环节
同时,借助此次参访调研,系里老师向各位同学颁发了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鲁广雄奖学金,鼓励同学们奋发向上,争做国家栋梁。
颁奖环节
最后,师生们前往“分享收获”梨园公社进行参访。梨园公社优美的风光和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特色民宿、梨树种植园、林下养殖、半地下大棚等令师生们印象深刻。傍晚时分,师生们乘坐大巴车返回学校。此次参访调研让同学们将课本所学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促使同学们更加深入思考我国新型农业的发展前景。
梨园合影
学生调研心得
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2019级本科生崔心怡
在“分享收获”农场的调研活动中,我不仅亲自参与了收蒜的过程,感受到了从事农业生产的辛苦;而且了解了社区支持农业的大致状况和发展前景。其中社区支持农业循环、有机、生态的发展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场还会把品相不佳的“丑果”以优惠的价格出售给自己的会员,不仅有效减少了农产品的浪费,而且让消费者用较低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水果,可谓一举两得。这次的调研让我看到了城乡结合支持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2019级本科生李映桦
我认为有机农场可以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比较吸引我的一点。1.短链生产,食品更加安全,周边的家庭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有不用化肥、农药的激励,还可以监督整个生产过程;2.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土地、水的质量都得到提高,所以才能生产出质量更高的有机食品;3.有助于城里人的心理健康,现在很多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因为不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抑郁情况,亲身经历,去农场干上半天活,出出汗,心情会变好,还会有成就感,接触到绿色植物、阳光、土壤、西瓜虫和蚯蚓也很开心;4.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看到不少家长带小孩子来劳动,边亲手干活边学习边玩耍,体验生活,享受亲子时光,亲近大自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很有好处。但是这种形式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一是地租可能比较贵,二是如何维系和家庭的联系、参与感,一些会员可能会失去新鲜感。我认为这种家庭农场形式是非常值得探索和推广的农业形式,对健康生活的建设也很重要。
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2019级本科生黃競麗
有机农场只是在北京区域小范围的农业改革,它能成长起来是因为靠着周围相对富裕的群众和对有机蔬菜有一定了解的高知人士。想要将农业朝高质量化发展,就必须要让人们了解多给的钱买到了什么东西,清楚了解产品的质量以及高质量对人的好处。我认为可以搞个蔬菜营养成分含量证明,让大家用质量高低评估价格。像日本就经常有高价水果等出现,可以适当参考模仿,使我国农业朝高质发展。
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2019级本科生孙泽辉
现代科技中的田园诗歌,这是我此次调研参观活动最深的感触。原本是怀着了解农场的运作模式、商业前景、社会效益的目的去参观农场,结果到达目的地后就被那的景色所吸引,尤其是在梨园公社——木屋、秋千、夕阳、庄稼,时不时还能在园子中看到成群的鹅,仿佛整个人就身处在《稻香》的MV中,也让人不禁向往田园诗歌的生活。
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2019级本科生唐浴歌
虽然我从小在农村生活过几年,但这次农场调研,颠覆了我对农业发展的认识。曾经我认为农业是二元化的,除了以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征的自然农业,就是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业。但这些都只是从生产端看的。而看待农业应该放到整个产业链上看,石嫣博士讲到了正常的农业产业链上的浪费就占农业产出的30%了,令我震惊。她还提到西方在这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以及她领导下的中国有机农业实践经验,使我受益匪浅。
供稿单位: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
供稿人:郭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