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5
2013年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可谓开门大吉。农历新年刚过,监管部门就送来了两份政策大礼,其中一份是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另一份则是证监会颁布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根据这两份文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发行私募和公募产品,正式地进入大资产管理的平台与基金、券商等其它资产管理公司展开公平竞争了。如此厚重的两份大礼,终于打破了自去年13项新政陆续颁布以来似乎一直“静悄悄”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沉寂,各家公司均表现出了对于试点的十足热情并开始积极行动。目前,已有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三家公司提出了发行5只股票型、债券型、基金型产品的申请,有14家公司作为中国证券业基金协会的会员,拿到了进入公募基金领域的资格证书,正在通过机构设置和战略方向的重新规划积极筹备开展公募基金业务。总体来看,各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充分认识到在保费等传统资产之外积累托管资产的意义,高度重视由单纯的买方角色向卖方角色的转型,纷纷表示出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进军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进而成为真正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的愿望。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谋变的大方向值得充分肯定和称赞,但其间所反映出的急于摘掉“保险”帽子、“一哄而上”转型独立资产管理公司的倾向,以及过于热衷“资产池”产品的苗头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显然,此次法规调整最让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心动的就是从此可以由被动托管保险资金扩大到可以主动开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长期以来,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及制度的缺失一直是横亘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往第三方业务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公司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以打理集团内部资产为主营业务使得他们更像是集团公司的资金管家,业务的“单一性”和“被动性”压抑了作为资产管理公司原本应具备的天然优势,不仅对集团净利的贡献甚微,而且长期封闭发展的篱墙还助长了保险资管公司的惰性、保守和创新不足等问题的形成。但是,如果认为只有摘掉“保险”的帽子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公司却又从错误的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道理很简单。
首先,任何公司,无论是专注于专业化经营,还是热衷于多元化经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都必须有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而这个核心竞争优势通常只会存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领域里。“术有专攻,业有所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多年打理保险资金的实践,已经在根据负债特征进行组合投资、风险管控和固定收益投资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优势,这种优势显然在保险资金管理中才能够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和发挥。其次,拓展除保险公司以外的第三方业务,的确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扩大资产规模和增加利润的新财源,例如一些保险资产公司将规模成长较快、投资人才缺乏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作为重点开发的第三方客户就很有前瞻性,但是不管是从数量和时效看,还是从开发成本看,长期稳定的保费收入却是眼下任何一种新财源都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在基金、券商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眼中,保险资金一直都是他们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大财源。最后,从我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现状看,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人才储备不足,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完善,投资管理水平较低,因此大部分公司并不具备为第三方管理好资产的能力和条件。当然业内也不乏有比较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这些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但这些竞争优势的获取得益于保险主业,其存在和发展目前仍离不开保险主业,虽然他们已具备走向业外的条件,但要发展成为高度市场化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并非指日可待。在这个问题上,作为保监会批设的唯一一家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友邦资管中心的态度就与众多的国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同,出于对第三方业务量增大可能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源向第三方倾斜,从而影响其对保险主业的支持的担心,友邦资管中心明确表示公司将不会申请独立牌照。由此可见,坚持服务保险主业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成功参与金融竞争,走进大资管行业的基础和保证。试想,一个连母公司或业内其它公司委托的资金都管理不好的资产管理公司,又怎么能够做好有着形形色色要求的第三方的资产管理业务?显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当务之急并不是“摘掉”保险的帽子,而是要尽快提升自身的资产管理水平和竞争优势。
其实,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非没有看到提高自身资产管理水平的紧迫性,对于如何在大资管平台上更好地与其它资产管理公司展开竞争,各公司一直都在积极策划,各有奇招。例如,有的公司打算继续锤炼年金管理品牌,同时探索风格与保险资金类似的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有的公司准备依托权益投资的经验,结合新政放开的股指期货等衍生产品来锁定权益类投资的风险;有的公司则钟情于风险低收益高的信托产品等等,不过几乎所有的公司无一例外地都对开发类资产池的结构化产品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当前,一方面保费增速逐步放缓,而投资新政又放开了很多投资渠道,这给予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资产池来组合结构性产品,盘活效益不高的存量资产以更大的动力和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天然具备庞大资金池特征的保险资金,则使得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结构性产品的流动性安排方面可以更加灵活自如。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会催生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发类资产池结构性产品的强烈愿望。这原本无可非议,并且是应该得到鼓励的创新之举。但如果只看到资产池结构化产品的优点,却忽视其存在的风险,一哄而上大规模推行的话,风险是很大的。这几年,银行业和信托业通过资产池模式发行高收益(2012年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年均加权平均收益率达4.1%,信托产品年化平均收益率更是高达9.2%)低风险(固定回报、刚性兑付、政府隐性担保)的理财产品,实现了资产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信托业的资产规模就从1万亿元增加到了7万亿元,银行业的理财产品余额更是从5000多亿元增至7.1万亿元。然而,伴随着资产规模的高速增长,风险也在悄悄聚集。进入2012年以来,信托兑付风险事件连续曝光,所谓的“刚性兑付”频频受到考验,而银行业的兑付风波也时有发生。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尽管保险资金天然是一个庞大的资金池,但实现资产和负债的长期匹配与动态管理,一直都是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且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保险业资产和负债的结构要更加复杂,匹配难度更大。
封闭的藩篱已经打破,转型、创新乃大势所趋,但只有找准方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转载于《中国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388期,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