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6
大自然总是在挑战人们的想象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年来,损失惨烈的巨灾正以其并不小的概率屡屡出现。
3月9日
,日本近海曾发生里氏7.3级地震,笔者正为日本气象厅在地震几分钟后发布了海啸警报而赞叹其预警系统之完善时,11日,日本竟遭遇了震惊世界的千年一遇的9.0级强震,并随后引发巨大海啸和令人忧心不已的核爆,逐渐演变为罕见的立体式巨灾。
巨灾发生后,人们必然会想到保险,这从欧美股市中保险股的下跌就可见一斑。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保险,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社会各界对地震保险的呼声一直很高,提出了很多政策以及技术上的建议。但面对日本地震的报道,回想汶川地震的惨烈画面,不由得令人思考,面对如此巨大的灾害损失,地震保险如何能够承受灾害之重!?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当前的条件下,如果我们推出了全方位的地震保险,如果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带来的风险损失可以通过相关的寿险和产险得到相当程度的补偿,对于保险公司意味着什么?保险公司自身是否会面临很高的风险?
从这次日本地震来说,日本的居民住宅大多是木制房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即便倾覆,对人员的伤害相对来说也是较轻的,这样的住宅便于灾后逃生、便于自救与救援,如果不是因为海啸,日本的房屋和人员方面的损失相对于我国居民住宅的一般结构来说是比较低的。但难以预料的海啸竟如此威力巨大,媒体报道的昂贵战机被淹、汽车及配件厂停产以及火灾等,无疑为损失添上浓重的一笔。随后出现的核爆显然是一个罕见的问题,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最严重的情况会是怎样,但注入海水将很可能使核电站就此报废。仅这些方面,如果按发达国家灾害保险赔付率平均达36%的比重来看,保险公司难道不是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中吗?虽然一些分析师已经快速对日本地震的保险损失规模作出了乐观的估计,认为保险损失“有限”,但投保率不高并不应该作为乐观的理由。难道让更多的人和标的加入到保险中来,不是保险的追求吗?难道随着人们保险意识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会有更多的人希望购买灾害保险吗?难道保险不是在不断地对非理想可保风险的改造中探索前行的吗?
毋庸置疑,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保险应该在灾害风险损失补偿中担当重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灾害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应从多方面着手,而不能只看到保险这一种手段。我国尚未推出地震保险或巨灾保险,除了保险业自身应在行业内寻找创新与突破之外,我们更应该考虑,其他相关的方面怎样与保险一起,成为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合力。这个合力应包含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都不可或缺。从纵向来说,巨灾保险体系是一个包含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及政府的综合体,这已经取得了共识,市场经济作用的发挥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政府作用应有一个回归;从横向来说,灾害风险的形成是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灾情四位一体的结果,对承灾体和灾情的控制,是巨灾风险迈向近似可保的重要一步,此次日本地震在这方面的几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片段1:在11日地震发生的当晚,笔者在网上遇到一个去年刚毕业到东京工作的学生,她说,东京有很强烈的震感,下午公司拉了地震警报,很多人都躲在桌子底下,日本同事告诉她,楼不会倒,桌子下面很安全。可见,日本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很强。此外,从一段电视上反复播放的海啸视频中可以看到,灾区的一座大桥,在经历了如此大的强震以及船桅杆的快速撞击后,仍然完好无损,桥上汽车照行,其基础设施也一定是达到了较高的设计等级。反观我国,我们的居民住宅不是以木结构为主,我们的建筑质量和设计等级也没有达到一个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加之近来很多建筑物外立面加装了由易燃物构成的保温层,一旦在地震中发生火灾,是否有可能加大火灾损失?承灾体的脆弱性才是地震保险的隐忧。
片段2:从11日在电视中看到日本震后的画面到现在,正如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所示,“震后日本:满目疮痍,秩序井然”,很多人都为日本灾后的秩序性以及灾民的镇定感到惊讶。人们有序避难,排队打公共电话,有悲痛但没有绝望,有等待但没有一轰而上的拥挤和混乱,震后货物短缺时未出现哄抬物价现象,据日本的学生说超市里的商品还纷纷降价,这些,为灾后控制灾情发挥了无形的作用。记得在一个报道中,记者对灾民进行采访,当问及面对如此可怕的灾难,大家为什么会如此有秩序时,对方沉吟片刻,回答是:这是我们为减轻灾害损失所能做的。日本人的这种镇定和隐忍固然有其文化上以及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但教育和对政府的信任也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如媒体所报道的,只有从小学就接受常规的防震教育和逃生演练,只有每家都备有应急包,只有大家都了解所在建筑的抗震等级,都熟悉附近避难所的位置与路线,这种纪律性才有坚持的前提。这对我们是一个生动的启示,学校不仅要加固校舍,更要着手进行相关的教育与演练,社区也应在逃生常识的宣传上发挥作用,未雨绸缪,有备虽不能保证无患,但至少可以为风险管理这个体系承担应有的责任,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为一个地震时有发生的国家,中国需要地震保险,但地震保险不是孤立生存的,即便是在纵向上建立了层级的风险分担体系,如果没有以上所谓的横向方面的配合,地震保险将难以承受巨灾之重,而作为风险最后承担者的政府,在减轻救灾预算负担和不确定性方面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只有从多个层面入手,建立起保险可以赖以发展的多层次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地震保险才有能力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