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内首部行业大型纪录片《大国保险》开播,引发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热议,被业内专家誉为“冷门题材成就热门话题”。
我理解,央视网精心打造这部气势恢宏的行业纪录片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全时空、全场景的系统梳理和记录,回溯中国保险业百年来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总结发展规律、展望发展前景,在激励中国保险行业更好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保险业提供一个中国样本。应当说,动机与效果达到了一致。但让策划人可能没有料到的是,该纪录片还产生了一个“无心插柳”之功效,那就是,许多主流媒体和无数网友将其称为“既是纪录片,又是科普课,它有助于拓宽公众对保险的视野边界,重构对保险的认知体系”。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何谓保险的认知体系?在我看来,它至少应当包括“保险是做什么的”“保险的价值几何”等基本问题。
保险是做什么的?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显而易见的“常识”问题,虽然在实践中也有一些企业老犯“常识性错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还得劳驾别人来不断地做出告诫。
而关于“保险的价值”这个问题,我认为这倒不一定是一个具有共识的问题。可能如同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对保险价值的理解也有一千种。我的粗浅理解是,保险的价值就是“用共享机制来拓展人类应对不确定性灾难事件的力量,以达到保障生命安全、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目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深究起来,这一内涵实际上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特性:即“不确定性”“共享”与“安全”。
不确定性
人类是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状态中的。我曾经在多年前的一篇“北大保险评论”中谈到:“没有人能准确地预知未来”。即使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无数次地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说法,如“某某某准确地预测到了什么什么战争”“某某某准确地预测到了什么什么危机”,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我们没有那个知识、那个能力去准确地预测每天将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不幸事件。于是,这样的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将导致人们对未来的恐惧,进而可能导致不作为——因为不知未来的结果将会如何。于是,小到可能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大到可能放弃对未来的科学探索。
退一万步说,即使人类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风险,勇敢地接受命运挑战,不惧不确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但面对可能的损失,个体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如果由“个体”去应对这种风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哪怕是极小的损失,都有可能是“伤筋动骨”的。而社会这个大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并且,在现代社会高度分工的背景下,各部门之间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如果“个体”遭受损失不能及时“复原”,它将使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但保险制度的发明改变了这个历史。保险通过精巧的制度安排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首先,它将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限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并“锁定”这种损失,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将结果的“不确定性”变得相对“确定”,使人类可以在比较“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并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其次,它将人类“个体”的力量整合成了一支“集体”的力量,使人类应付灾难的能力呈几何级数增长。
共享
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进人民团结,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党和政府强调的发展理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之一就是“共享”。
而中国共产党人不仅高度关注本国人民的利益,更是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继2011年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之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要努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这一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和接受。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世界命运应当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当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当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当由各国共同分享”,它所包含和体现的“权利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正是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核心机制;而“共享”发展所要求的“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更是与保险“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互助理念高度契合。
安全
200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11月6日为“防止战争和武装冲突破坏环境国际日”。在今年的国际环境日,有知名专家发文呼吁:“将安全纳入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和平的社会”。
安全是人类社会最基础、最重要的诉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是人们实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基座。换句话说,没有安全需求的满足,其他一切需求都是空话。
在基本生活、生命、健康和财产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中,首先,人们不可能安心从事生产建设活动,这必将大大降低劳动生产率;其次,由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而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和恢复,必将减少财富积累,阻碍经济资源重组,遑论可持续发展。
安全保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而保险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涉及财产安全、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经济保障制度。
由此可见,保险事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生存意义,价值非凡。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股份制度,世界上不可能出现铁路,这是盛赞股份制的资本“聚集效应”。而保险制度不仅具有这种与“股份制”相似的巨大的资本“聚集效应”,而且它减少了人们由于不确定而对未来产生的恐惧,由此激发了人类的创新潜力和动力,加快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保险制度,人类社会前行的步伐将会缓慢得多。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保险市场体系;保险机构承保金额和承保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行业在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业管理,完善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减灾救灾、提高贫困人口风险抵御能力以及精准扶贫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险的价值不断得到体现。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保险行业的风险承保面还不足,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投保率、理赔率、人均保单件数等各项指标均反映出,保险行业的保障水平和能力、保险机构的治理结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产品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保险的价值,必须有效扩大“可保风险”的承保范围。为此,保险业需要坚持“保险机制是损失补偿与风险控制的统一”这个原则,将保险视为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保险机构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聚焦承保标的的损失预防,由此减少社会财富在灾害和事故中的无谓损失。同时,保险业要在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来赋能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理赔等各个环节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保险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努力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
除此之外,作为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极强正外部性的行业,保险还应当延伸其“触角”,在信用体系、投资体系、大数据平台体系、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巨灾风险防范体系、社会保障安全网体系等六大体系的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最后再回到《保险大国》这部纪录片。我看到央视网的数据显示,有一条题为“保险不靠谱?官媒来正名”的留言获得了大量网友的点赞。我个人倒是认为,如果保险不靠谱,“上帝”正名也没有用。因此,还得行业自己来证明自己,这是一条铁律。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北大保险评论”栏目第755期,2021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