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日至
7月9日
,以管汉晖老师为领队,包括陶学臻、钟季宁、栾汇清、林智贤、张雨嘉、经楚、吴丹晨、郑亚文8名同学在内的8797威尼斯老品牌经济系暑期实践团师生一行9人北上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分局,在大兴农场总书记徐子君的大力支持和亲自带领下,参观了分局下辖的9个农场中最具典型意义的7个农场,实地调查了东北大农业的生产情况,对于现代农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过程有了切实的体会和了解。同时,通过对于农场历史数据的分析,结合同学们课堂所学的数据处理方式以及农业经济学理论,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数据进行了规范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种植结构和大农业生产的制度因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黑龙江省下设九个农垦分局,以哈尔滨分局为中心,东西各设四个分局,而建三江农垦分局则位于九个分局中的最东边。90年代中期,伴随着生产体制的一系列变迁,建三江分局下设土地完成了由旱地到水田的变迁,同时完成了从集体耕作制度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与此同时,生产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地号”的规模效益加之农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使得建三江生产规模很快增长,水稻的高产量更是使得建三江分局赢得了“中华大粮仓”的美誉。
实践团首先到达的是在由旱田转水田的农业生产制度改革中走在前沿的新兴农场——大兴农场,也是建三江分局下设农场中的总产量“状元”。通过对科技试验田的实地考察以及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同学们对于当今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有了深刻的了解,并进一步弄清了农场生产的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模式。在大农业生产的科技促进方面,农场通过聘请专家来栽培试验田,然后邀请当地的农户参观并吸引农户来采用先进技术,从而推广前沿科技的这个方法,使得科技人员和农户可以面对面交流,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保证了育种的优良性,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和相对的安全性。对于农田的管理更是发挥了规模效益,在这里,农田的承包往往以几百亩甚至上千亩为单位,利用大机械进行统一耕种、施肥、喷药、灌溉、收割,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的同时更是能够提高生产效益,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农业”。
第二天实践团走访了与大兴农场相邻的其他几个农场,诸如勤德利农场、红河农场等等,具体了解了其他农场的生产方式以及育种的各个程序,新型品种的研发与培育等细节的过程。建三江农垦分局下设的各个农场,其共同特点在于借助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充分发挥了大农业的优势,稻田往往分大块承包,机械化经营,同时基于各自农场的特点引进了更多独特的技术。红河农场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针对整个农场的作物长势进行卫星监控,从播种、出芽、拔穗、成熟的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监控,并在异常情况出现时及时予以补救;勤德利农场在育种方面则颇有经验,针对作物育种较难、较艰巨的问题,勤德利农场适时引入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统一育种,利用控温、控湿技术保证了作物出芽率,从而提高了亩产量,同时在一年其他阶段还对该设备进行改进,栽培无土种植作物,避免资源浪费。
利用实践团参观各个农场的间隙,同学们还通过参观农场历史博物馆等史料馆,了解了农场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时代变迁。看到了六七十年代黑龙江东北部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生活设施以及落后的生产机械,不难想象农垦的先辈们为了祖国的粮食安全和东北的农业生产而付出的辛勤汗水。图片中所描绘的当时拓荒人员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充满饱满的生产斗志,激励着实践团的团员们,使他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北大荒”发展成为“北大仓”的过称中蕴含的艰辛。
接下来的几天实践团还来到了建三江的七星科技园区。刚来到这里,同学们便被停靠在园区内部的各种现代大机械所折服:从排列齐整的插秧机,到大型的联合收割机,无不装备优良,性能先进,其数量和质量已经很难让我们把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与中国历史上和其他地区常见的人力牛耕的耕作方式联系起来。随后,同学们来到室内的试验棚参观大棚种植的各种农作物试验品种,这里栽培着很多新式植物,例如同一株藤蔓上结出的红色和黄色番茄,转基因黄瓜等等。在这里,高科技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让我们不用跋涉就品尝到千里以外的果实,不用等待就能买到反季节的蔬菜。
最后一天,同学们还参观了位于建三江市区的“中华大粮仓”。中华大粮仓作为国家储备粮库,时刻保持着数十万吨的粮食储量,以备市场的不时之需。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恒温储粮系统使得粮食保存条件大为改善,延长了粮食的储存期,而全自动装卸设备更是使得粮食入库与出库变得快捷。粮仓的不远处还有一处秸秆发电厂,其最主要目的是“变废为宝”,利用收割余下的秸秆进行发电,从而实现了农作物价值的最大利用。
7月9日
,当汽车逐渐驶离这片未曾久居却收获良多的土地时,一幕幕影像又逐渐从脑海中泛起:一望无际的平原,满眼绿意的水稻,争奇斗艳的新型作物,气势恢宏的现代机械……课堂上似乎离我们很远的大机械、大农业,就这样生动的展示在我们面前,久久不能忘记。回想起传统农业人扛牛拉的场景,对比大农业的骄人战绩,巨大的反差不断的促使我们思考,究竟怎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的农业向“现代化”切实迈进?究竟什么样的道路和体制才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的潜能?7天时间之中,留给同学们的将不仅仅是参观的经历,相信更多的会带给同学对于中国农业的思考,和发展祖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