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央视关于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专题晚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其中,中国电信、家乐福,工商银行等大型知名企业陆续因产品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被点名,一些骗局、陷阱和黑幕等陆续在晚会上被曝光。这些事实不得不使我们再一次正视社会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的严峻形势,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紧迫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诚信建设相对滞后,在社会上也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2011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着重部署和制定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在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4年4月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正式颁布和实施,意味着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将为提高社会信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社会信任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学家中,亚当?斯密被认为是最早系统地关注信任和经济行为的学者。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社会习惯和道德之上的,如果离开这些习惯和道德,人们之间的交易活动就会受到重大影响。”社会信任被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构建和运作的润滑剂,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滞后大都源于相互信任的缺失。由于经济活动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未来行为,因此在信任水平较高的环境中,实现经济活动的成本就比较低,人们消耗在保护自己在交易中不受侵犯的资源就比较少。一般来看,在国民收入较高和较平等的国家中,人们之间的信任和道德规范程度也较高。
日本经济学家福山认为,社会信任是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途径和表现形式,其“影响的机理在于信任直接影响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实体的规模、组织方式、交易范围和交易形式,以及社会中非直接生产性寻利活动的规模和强度。” 信任和道德规范等社会资本不仅会对经济活动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政治等渠道产生间接影响。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可以对财产权利和合同的执行力进行有效地保证,从而促进物质资本积累和促进创新,还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收益和政府绩效。
社会信任对经济中的大型组织和机构,尤其是企业的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信任是嵌入企业成长路径中并影响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本。研究发现,信任一方面可以保证进行频繁和重复交易的人们之间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在陌生人或者不频繁交易的人们之间进行合作,而后者更为重要。企业的成功依赖于雇主和雇员,以及雇员和雇员之间的信任。良好的信任环境有助于分工合作秩序的链条可以无限延展,从而使企业顺利迈向专业化并走向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金融市场中,社会信任体现为个体投资者对其他投资者、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信任。投资者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时,不仅需要根据既有的信息对证券产品本身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析,也要考虑对金融市场的信任。投资者需要确信所有的信息和数据是正确的和可以依赖的,也需要对整个证券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具有信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信用经济。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信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整体的社会信任水平达到一个最优的程度,必须大力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任机制
第一,加强依法治国,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诚信建设必须以严密规定和严格执行得制定和体系作保障。明确对失信或骗取他人信任的投资者和企业的惩罚尺度,使交易行为受到客观的评估,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第二,有效地保护私有产权。这不仅仅包括政策保护,也包括文化保护和法律保护。在资本市场中,应该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每个投资者都尊重其他投资者的产权,同时也预期到自己的产权能得到有效地保护。第三,加强政府的协调和引导功能,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凭借健全的国家监督和现代市场的法治管理,来保障个人投资者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另外,应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强化投资和消费信心。最后,提高投资者素质,培养投资者自我教育和自我组织的能力,鼓励广泛参与横向社会。政府应该积极宣传诚信价值观,营造诚信的社会风尚,这可以有效地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和提高诚信水平,对于整合社会资源,为经济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系8797威尼斯老品牌金融学系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