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教授)
二战结束以来,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贸易获利的全球共享,世界贸易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传统贸易自由化到贸易便利化的不断推进。当前贸易便利化的实现主要通过改善技术手段实现贸易效率的提升、以及政府引导下贸易机制的改革创新。
一、贸易便利化打造多边贸易体制2.0
2013年底世界贸易组织(WTO)巴厘岛部长会议通过了《巴厘部长宣言及决定》,进一步强调和诠释了贸易便利化问题:《贸易便利化协定》原则是进一步加快货物、包括过境货物的流动、放行和结关;加强成员间在贸易便利和海关守法问题上的有效合作;《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核心内容是通关便利化,具体表现在国际标准的使用、海关手续和所需单证的简化、电子手段的接受、单一窗口的运行、担保和后续稽查流程的制定、边境机构的合作、相关税费的减免等方面,特别强调快运货物(航空货运货物)和易腐货物的快速放行;并提出为发展中和最不发达成员提供特殊和差别待遇,提供援助和支持。
2016年9月6日,在eWTP(全球电子商务平台)倡议写进G20公报的当天,WTO总干事阿泽维多前往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当面向eWTP的倡导者马云表达了“携手努力”的希望。eWTP的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让消费者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全球买、全球卖”,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可以自由公平开放贸易的平台,真正设置一套为小企业解决问题,为年轻人就业解决问题,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的机制。eWTP的愿景和努力方向是:以创新和服务让贸易变得更公平、更透明、更自由、更简单。
根据2017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世界贸易展望指数(The World Trade Outlook Indicator,WTOI)显示:世界贸易在2016年第四季度已经开始复苏,2017年一季度增长更加强劲。
二、贸易便利化创造区域合作新机制
自二战结束以来,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合作成为与多边贸易体制并驾齐驱的世界经贸体制的基本框架之一,随着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自由化推进的困难日增,区域合作更是成为国际经贸机制的突出现象。欧盟一体化进程遵循着从商品合作(关税同盟)、商品+要素合作(共同市场)、到货币政策的统一(经济同盟)的发展逻辑;传统的区域合作理念通常认为,区域合作集团需要有发达国家作为凝聚的核心方能得以巩固,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通常作为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往往会因为缺乏核心凝聚力而走向崩溃。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机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目前形成的一些主要成果正在有力地证明发展中国家间区域合作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例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拉美地区的南方经济共同体(MERCOSUR)、以及中国与拉美地区的经贸合作、以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等,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同样有能力成为区域合作的核心力量,新型区域合作可以凭借诸如金融合作拉动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合作的新思路不断推进。
贸易便利化对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例如进入21世纪以来倍受关注的“金砖国家经济圈”在跨境电商等现代贸易方式的推动下已经逐渐成熟。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发表《福塔莱萨宣言》,提出“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的主题,并明确指出落实2013年底WTO的《贸易便利化协议》,呼吁国际伙伴向WTO最贫困和最脆弱成员提供支持,使其能够落实上述协议,并支持其自身发展目标。贸易便利化的大力推进已提上日程,对该问题的深层研究也急待加强。2015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主题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全球发展的强有力因素”,明确提出推动金砖国家继续向着建设“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标迈进。2016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主题为“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包括《斋普尔宣言》和更新的《2015-2018年工作计划》旨在加强金砖国家科技和创新合作。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中国举行,包括区块链在内的现代技术的创新运用倍受关注。
三、贸易便利化构筑大国合作新框架
当前,以中美贸易为代表的大国经贸合作关系已成规模,对世界经贸秩序产生重要的影响:中美两国人口占世界的23%,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出口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占全球的30%;2016年,中美双边的货物贸易达到了5196亿美元,和1979年中美建交时相比,增长了207倍;中美双边的服务贸易已经超过了1100亿美元,双向的投资累计已经超过了1700亿美元;美国出口的26%的波音飞机,56%的大豆,16%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目的地都是中国。最近10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11%,中国对美国出口年均增速为6.6%。近年来,在中国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趋势下,数据显示:2015年G20国家与中国跨境电商连接指数(E-commerce Connectivity Index,ECI)排名美国位居第一。
中美贸易的发展呈现着突出的信息技术化趋势,贸易的便利化使得贸易的手段、标的、模式等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典型的“量子化”特征,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纠缠性、相干性和迭加性。贸易主体和标的的细分化引发了贸易的“纠缠性”;贸易与投资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导致“相干性”与“迭加性”。这些深刻的结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走向更加可持续、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形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
贸易便利化推动下的中美贸易的信息技术化与“量子化”使得两国贸易已成为大国关系的最基本单位;同时,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区域结构呈现“成熟市场+发展市场”的格局,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东盟、俄罗斯、印度等交易在上升。从理论角度探讨,国际贸易是属于国际微观经济学范畴,越细分的主体和标的、越灵活的交易市场,越能够充分体现其微观层面的基本规律;从实践角度探讨,贸易的“量子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大国贸易转型与升级,助力构筑更均衡、更开放、多中心、可持续的世界经贸新格局。
贸易便利化为中国外贸创新驱动、“转动力、调结构”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机制创新,在多层面、多元化的全球贸易环境中,有助于发掘和培育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实现中国外贸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不断地巩固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推动中国贸易强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