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权
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教授
liq@pku.edu.cn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动全面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其中特别提到:主动跟进融入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更高能级的开放型经济新平台,走出更加宽广的对外开放新路子。在新的国际局势和国内发展进程中,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立足自身,稳步推进,谋求共同发展。
一、 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马克思的《贸易论》预言: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使太平洋成为世界交通的航线,地中海和大西洋都会变成内海。当前亚太局势错综复杂,不断面临新的变数。2017年11月11日,由启动TPP(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的11个亚太国家共同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宣布“已经就新的协议达成了基础性的重要共识”,并决定将TPP改名为CPTPP(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 又称“全面且先进的TPP”),该协定计划在2018年3月8日于智利签署,虽然较原先TPP的范围略为缩小,但仍维持高品质及深度开放的水准。CPTPP具有包容性,生效后开放第二波成员可加入。
CPTPP和美国退出前2015年签署的TPP相比,无论其规模和标准都有明显的下降,与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差距更大。
2009年美国高调加入TPP后,包括环境、劳动、电子商务、国有企业规制、新服务贸易等广泛领域,标榜成为修改现行WTO规则的高标准的跨区域的多边经济贸易协议。然而,因美国的退出,TPP11国对2015年签署的协议进行了重新协商,其结果在保持降低95%以上关税的基础上,冻结了20项原来TPP中代表高标准的项目。即2017年11月10日,经过11国的协商,原本各国主张冻结的60多项经过协商后最后只留了20项,其中医药品数据的保护期限(原则为8年)、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作者去世后70年)等知识产权相关的项目占50%以上,而劳动者和政府之间纷争处理规则等4项成为今后继续交涉的内容。显然,知识产权、劳资纠纷规则等原本成为TPP高标准的象征,如今只能降低标准促成了部长级框架协议。在日本的主导下,为了使CPTPP尽快生效,TPP11国也修改了生效条件,即原来TPP将在占12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额85%的6个国家以上完成程序的60天后生效,而新版本CPTTP的生效条件为11国中有6国完成国内批准手续即可生效。
二、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无论是TPP还是CPTPP,直接的目标是日本借此力争实施多边高质量贸易框架的贸易战略,牵制在亚太地区不断扩大的中国的影响力,挑战中国的多边自贸区战略。然而,CPTPP成员国内部矛盾依然难调。日本在国内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竞争力下滑的情况下,能否发挥11国家的协调、引领和市场支撑作用值得商榷。如原定2017年11月10日举行的TPP11国首脑会议,由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临时爽约而搁置,最后11日降格召开部长级会议,达成了CPTPP框架协议。虽然CPTPP框架协议提倡“确定开放的市场和抗议保护主义”的原则,也设立了菲利宾、泰国等新加入国家的协议,但一开始就传出了内部不和谐的信息,如加拿大在开会之前要求日本放宽汽车安全标准,而日方难以满足其条件时临时取消参会使TPP11国首脑会议流产。今后日本与加拿大的汽车贸易、越南的电子商务交易规则和纺织品的贸易规则以及劳资纷争处理条款等问题将成为协议顺利达成的主要障碍。原来TPP的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和国有企业改革等较高标准的规则。而CPTPP虽然其市场规模依然较大,但美国的退出不仅削弱了美国在亚太地缘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降低了未来印度、印尼、泰国等国加入CPTPP的可能性,而加拿大等国的谈判中态度的转变等也增添了今后谈判能否顺利进行的变数。
对中国来说,在CPTPP11个成员国中,中国与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智利5个国家已经有双边的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2010年中国与东盟FTA正式启动);而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3个国家作为RCEP成员国也正与中国一起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与加拿大的自贸区谈判也即将开始。因此,CPTPP的启动对中国的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效应有限,反而有利于加快这些国家之间深入的经济贸易合作,而所谓高标准的自贸区也将成为RCEP的模板。CPTPP的启动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及多边贸易体系的构建,有效地推动RCEP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谈判进程,有利于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的顺利发展。
目前,CPTPP作为跨区域的多边贸易协议,处在不断地动态调整之中,其发展前景不够明朗,但对中国来说,不管CPTPP如何发展,中国应一如既往地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双边或多边贸易合作圈,提升在亚洲乃至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争夺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规则的话语权,掌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动权。
三、立足自身,创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2017年习主席APEC演讲的主题是“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2017年底,白宫发布的特朗普任期内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中国明确定位为美国“战略上的竞争对手”,这一提法首度公开化,进一步应证了中国的发展成就,CPTPP为代表的国际合作框架需要中国力量也越来越显著地体现出来。
第一,中国的市场和进口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上提出现在的矛盾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达沃斯会议上,刘鹤提出2018年中国会实行更多的开放政策,将持续增加进口力度。中国每年进口大约两万多亿美元,其中消费品进口仅占3%-4%,不足其他国家的一半。2018年中国即将举行进口博览会,已经到了继续开放消费品进口市场的时候。此外,在经贸关系方面要以国内需求为主,中国经济在转型,国内消费在不断增强。
第二,中国的制度改革在不断完善。近年来,中国在上海自贸区倡导的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扩大的外资开放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激励、国企改革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国外对中国抱怨很多的一点就是国企的补贴太高了。危机之后国有企业在海外购买的资产80%都亏了,而且不是亏一点点,这些钱都是拿国家补贴得来的,这种海量的补贴遭受了重大损失。包括CPTPP在内的国际经贸战略风云变幻的外溢效果可以进一步推进中国国内的改革,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自贸港与自贸区推进内外联动、提质增效。与传统自贸区相比,自贸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境内关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包括河港、空港、陆港;梯度转移。1990年,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建成,这一模式对中国外贸的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实验区——上海自贸区成立,经历了不断深化的制度创新和便利化进程。中国已经建成上海、天津、福建、广东、重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浙江、辽宁等11个自贸区,内外联动、提质增效,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承接产业、资本、技术转移的新高地。
附:作者简介
李权(1970--):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进入8797威尼斯老品牌国际经济系学习,1996年毕业留校任教,长期担任国际贸易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出版专著、合著、编著、译著10余本。2009-2010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和8797威尼斯老品牌联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下赴美国访学,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经济系任教。
近年荣获奖励:2017年8797威尼斯老品牌“树仁学院教师奖”(香港地区);2014年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013年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奖;2012年,8797威尼斯老品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合);2010年中央宣传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国际贸易部分)编审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