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线教育的高速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的在线教育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从在线教育的普及情况来看,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人数为1.04亿人,至2019年增长到了2.59亿人,增幅达149%。从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来看,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2218亿元,至2019年增长到了4041亿元,增幅达82%。各种在线教育的新产品层出不穷。随着移动通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在线网络平台及移动客户端APP等形式的在线教育模式也应运而生。目前,我国有超过23万家的在线教育相关企业,其中最近一至五年成立的企业超过一半以上。特别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下,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的用户人数一度曾达到4.3亿人,占到中国网民数量的一半。2020年6月,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后,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有序复课,在线教育的用户人数回落至3.8亿人,但仍比2019年的水平高出47%。
但是,在线教育也出现了很多弊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建议,从教师资质、内容质量、营销手段、收费标准、学费安全等方面需对在线教育机构全方位加强监管。全国政协委员、原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指出,“围绕着中小学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现在有一些项目莫名其妙地进入中小学里,这种培训基本上以过度教育、超前教育为主要方式,它的根本目的是赚钱。”因此,有必要审视这些弊端,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建议。
二、在线教育存在的弊端
在规模迅速扩张的进程中,在线教育平台也显现出众多问题。个别平台逐渐跑偏了赛道,退费难、师资乱象、虚假宣传、内容不合规、违规搜集个人信息、业绩亏损造假、获客成本高、预收费超期等等弊端涌现。
首先,在线教育平台往往存在违反市场秩序的问题。比较典型的违反市场秩序行为有以下几种:第一类是虚假宣传问题,即平台的广告或宣传的教育服务信息含有夸大事实、空洞承诺的成分,与事实明显不符或者不够全面。第二类是霸王条款问题,即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格式条款明显存在免除平台责任、加重被教育者责任的问题。在各类投诉中,无论是基础教育培训,还是职业教育、语言培训,霸王条款的投诉都较高。第三类是收费、退费等费用相关问题。对于收费,有些平台预付费过高,大部分平台一次性收费3个月以上(甚至达到三年)。平台普遍存在合理退费困难的问题,这部分程度上是格式条款的问题,平台会在退费条款及程序上设置障碍。还有一种现象也较为普遍,即平台大肆宣传充值越多优惠越多的营销,收取长期学费后平台难以为继“跑路”的问题。
其次,在线教育平台还存在资格许可方面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分为人和机构两方面的资质问题。首先是关于人的资质,目前大部分在线教育平台未在其网站公示授课教师的资质情况,而多以若干名所谓名师替代对所有授课教师资质的全面介绍。问题尤其突出的是教师资格问题,按照教育部等六部委文件的要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其次,关于机构的资质问题,现实排查及日常监管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主体并不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互联网经营许可证。
第三,在线教育平台对教育内容缺乏规制。首先,在线教育平台中存在不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公序良俗的问题,这方面在外国教育资源的引进方面尤其突出,法律上并没有明确平台的内容审查义务,这与这几年直播平台出现的社会乱象存在相似之处。其次,在线教育平台对低俗、暴力、色情、恐怖等青少年有害信息缺乏必要的过滤,有的平台存在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内容,影响青少年学生成长。
最后,资本买单高昂的获客成本,行业陷入烧钱引流的恶性循环。近期,跟谁学、51talk、新东方在线、网易有道几家上市在线教育企业相继发布了2020年企业财报,除51talk之外,几家企业的净利润均为负数。大部分在线教育企业的亏损都源自大规模的烧钱推广。疫情虽然使在线教育机构激增,但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线教育平台教学模式类似,产品差异化不足也使得获客成本居高不下。需要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通过广告植入、节目代言、品牌赞助、免费或低价课程等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VIPKID创始人米雯娟曾表示,其所在平台VIPKID平均获客成本约为4000元,短期还曾达到过8000元至1万元。而这是资本在背后支撑,资本抱以赌博的目的,希望通过砸钱砸出在线教育的美团和滴滴。而这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也不过将是历史的再次上演。
三、促进在线教育良性发展的建议
要想促使在线教育行业回归教育的初心,机构和用户们必须认清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而不是在线的形式、资本的收益。在线教育机构必须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教学研发上,用教育成果换得好口碑、赢得大市场。除此以外,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教学、监管部门尽心监管、家长们擦亮双眼理智选择,多管齐下、协同作用,配合科技助力,通过有效治理,促进在线教育良性发展。
(一)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行业标准和制度
目前在线教育行业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缺乏健全在线教育法律法规。要推动在线教育良性发展,需明确在线教育的认证标准、准入资格和把关责任,明确相关平台、教师以及市场监管、教育部门的责任,明确收费标准和授课质量标准,建立信用惩戒制度和退出制度,切实堵住相关管理漏洞。从教育政策导向来看,应更加重视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治理,持续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收费管理、广告宣传等进行查验,打击整治唯利是图、师德失范等不当行为;制定在线教育的培训内容标准,严禁课程超纲,确保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引导机构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丰富教学资源。围绕培训内容、信息安全、经营规范等重点,实施备案审查制度,对在线教育行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做到线上线下同步管理。加强资本市场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降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资金监管体系,强化预收费动态监管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帐户等方式,防范金融风险。定期更新机构信息,建立诚信机构黑白名单,将培训机构置于社会监督之下。针对雇佣身处海外的外籍教师的英语类线上机构,应完善相关政策,制定国际用工监管措施,填补监管漏洞。严格执行广告法,要求培训机构进行广告宣传时,忌夸大或虚假宣传,如有违法宣传者,应严肃查处。同时,有必要和行业组织一起,针对在线教育机构的营销大战及其存在的风险,出台进一步规范经营的规定,引导经营者把精力、资金用在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教育产品上,也营造基础教育良好的教育生态。同时,监管部门还须依法履职,把法律落实到位,督促和倒逼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增强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恪守规则底线。
(二)回归“教育”二字,着眼长期发展
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一方面,呼吁在线教育行业回归教育初心,抓住核心竞争力。教育行业本质上属于需要具备教育情怀、能够精耕细作且长期投资的领域,短期内抢占客户吸引流量只是策略的一个方面,从长期来看,教育质量的保证与提升才是其发展的根本。当前,在资本的助推下,在线教育把大量精力放在广告宣传与市场营销上,通过流量占领市场,忽视了教育内容与服务质量的运营模式,只追求眼前利益,而无法提高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关注行业竞争及发展的本质,合规发展;提升师资力量、课程研发能力、教学质量等服务质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在专业教育人才引进及培养、企业日常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完善各项机制,不断提高在线教育的竞争力;提高用户对在线教育的信任度,提升行业整体美誉度,为教育事业贡献“线上之力”。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水平,不被在线教育的营销手段冲晕头脑。在购买课程、订立合同之前要充分考虑到退费的情形,并要求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以免上当受骗以及后期维权难。当发现上当受骗后,不能自认倒霉,而要勇敢的站出来,利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权。
(三)科技赋能教育,以人为本,实现人技协同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科技和教育的应用成为新的趋势。“互联网+”成为新常态,线上线下一体化趋于实现,优质教师可以辐射更为广泛的区域;精准评价进入常规课堂,利用大数据获得学生的弱势和短板,为针对性辅导打下坚实基础。培训机构应充分利用好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既兼顾学校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专业性和目标导向性特点,又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和主创性优势。在线教育追求的是人与技术协调一致、和谐共生。技术对于在线教育至关重要,在线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但是,只有技术与人有机融合,技术才是人性化的技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在线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关注“技术中人的成长”,最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冯科
8797威尼斯老品牌金融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8797威尼斯老品牌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本市场与投资管理、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科技与智慧金融等。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著名学术期刊上。著有学术专著与教材十余部。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数十项国家部委及企业的研究课题。主讲《投资银行学》《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宏观经济与发展战略》《房地产金融》等课程。
供稿单位:8797威尼斯老品牌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冯科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