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之后,传统产业面临挑战。服务业遭受疫情冲击最明显,如旅游、航空、餐饮、院线、批发零售等,冲击占到GDP约15%,现实严峻。制造业的需求萎缩从下游向上游传导,部分企业面临订单下降、招工难、原材料不足、成本上升、资金流紧张等运营困难。中国拥有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产业链条,一旦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发生中断,局部带动整体,存在一定的负面风险,甚至出现链条转移,值得我们认真、谨慎对待。
疫情使部分传统行业被迫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提速期,其中典型现象就是:在线业务急剧增加。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开发、OTO、电子消费产品、智能出行、高端装备、线上金融、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行业,均超过去年同期,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在组织社会资源中体现巨大优势,同时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红外测量、无人机、机器人等场景应用日趋普遍,产业链数字化整体转型刻不容缓,企业重组亟待加速。
从当前来看,疫情培养了消费者自发线上预约服务的习惯,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等领域尤为突显;创业企业积极入驻,用户渗透率提升,聚集了快速裂变的市场需求和客户偏好,为企业、供应商、消费者、产业链条共同合作进行“开放式创新”提供契机;产业平台的生态化商业模式有望借助于疫情而更加清晰,引发产业升级和管理模式迭代。
从宏观来看,这次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全面的,却是阶段性的。一旦结束,就会恢复正常增长通道,甚至出现释放性消费,弥补之前的经济滑坡。因此,疫情对全国GDP的影响是有限的,最多的影响为0.5%—1%。预计二季度和三季度会加速反弹,弥补一季度的经济损失。在经济恢复期,识别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创新机遇、主动变革商业模式的企业将会占领先机。
从产业文明的视角,基于康德拉捷夫斯基长波理论、乔治•莫德尔斯基周期理论分析,在每次经济危机的低谷也孕育着下一轮崛起的新动能。进入信息文明时代,信息、知识加工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泛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进程因疫情而大大缩短。中国具有独特的动员能力、庞大的市场规模,降低了信息革命的时间成本、金融成本、人工成本、试错成本,从移动金融、互联网支付的快速发展就可见一斑。中国幅员辽阔,此次疫情管控是对智能化指挥系统的一次测试,为信息化管理的协调性、有效性积累了丰富经验。疫情后智慧城市、城市应急系统等建设将会提速,为中国新兴产业提供了弯道超车和跨越发展的机遇。在信息文明崛起的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竞争更趋激烈,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开放式平台集聚长尾市场,赋能中小企业加速创新、引领个性化需求、向产业链条的高端升级,创造新的蓝海,重建市场边界、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秩序,引发产业链、价值链、商业模式、组织模式重组,是企业转型的关键所在。
最大的忧患是疫情全球蔓延,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尤其是引爆美国的经济危机,毕竟美国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已积累了一定的泡沫与风险,但愿全球各国政府目前及未来积极的金融政策和措施能化解危机。
旧邦维新,突如其来的疫情引发改革的启示,孕育转危为机的战略机遇。公共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充足、智能化应用长足发展,产业互联网生态和协同工作平台应用加速,企业成为员工创业的共同体平台,自利、利他、共生、顾客导向,组织去中介化、扁平化、去边界化成为趋势,未来的企业将是平台加分布式管理、平台加生态。疫情促使中国企业直面管理方式的蜕变,战略更新、组织变革、管理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供稿 | 闫雨
美编 | 奥奥
责编 | 阿布、禾禾、奥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