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延续至今,已经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产生了全面影响。在全国疫情新增趋势逐渐下降之时,“复工难”等经济社会问题愈发显现出来。连日来,国家多部委发布消息宣布对小微企业提供财政金融支持,实际上表明这场“战争”已经开辟了第二战场,在继续抗击疫情的同时,必须及早行动防止“炎症”在经济领域继续扩大蔓延,否则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要特别指出的是,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结构性的。疫情之下,各行业都困难,但如果不考虑结构性因素,“撒胡椒面”式的救助举措不仅无益于纾困,更会造成资源的无效浪费。综合近期的调查信息,各界对经济领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这样做当然是有道理的,就业、税收包括对抗击疫情的物资支持主要是来自企业。不过,在各级政府连续出台补贴扶持政策的背景下,企业复工和经营的情况仍然不够乐观,这反映出经济领域还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个人认为,当下需要优先考虑农业和金融业的现实困难。前者事关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后者是助力经济恢复的关键抓手。
在大农业的范畴中,养殖业和种植业所受影响相当严重。从供给角度看,去年非洲猪瘟的影响尚未消退,叠加此次疫情之后,部分地区的养殖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养殖屠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疫情防控不允许大量工人聚集。北方地区受疫情影响看似较小,但就养殖户而言,鸡鸭屠宰场的工人大多数来自南方各省,不可能短期内返工,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眼下更为急迫的是,粮食播种春耕在即,许多农户却不敢外出,农资供应也阻断不畅。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春耕无法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社会稳定都会因此受到冲击。来自农业的工业原材料,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也都会产生比较大的供给波动。疫情之下,优先保护农业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从需求角度看,与农业关联密切的餐饮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减少了部分需求,但百姓的购买力仍然旺盛。目前最大的矛盾在于疫情防控导致了供需脱节:一方面是某些地方的蔬菜水果等商品还比较紧俏,另一方面不少省份的果蔬种植户通过各种渠道发出求救信息,大批果菜滞销面临溃烂的困境。在家家闭户不出,各地道路交通严防死守的现实环境下,无论是卖是捐,都不得其“路”,无法做得到“货畅其流”。古语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疫情下经济之“痛”,症结在于“不通”。
农业目前的窘迫局面,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交通运输业“不通”的影响,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银行信贷业资金的“不通”。每年春季是农业信贷业务的黄金时期,各地农商行系统以及相关金融信贷机构承担着主要的服务功能。相较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以农业信贷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在资本规模、硬件设施等方面都相对落后。由于人才、硬件、业务性质等原因,在大型银行纷纷加大升级线上服务系统力度的同时,农信系统金融机构主要还是以线下业务为主。这些特点决定了基层涉农金融信贷部门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要比其他金融机构更为剧烈。
疫情发生以来,基层农信系统的投放额度显著减少。受疫情影响,相当比例的客户停产、减产,甚至倒闭,导致信贷需求的减少,暂缓或取消贷款申请。此外,传统业务模式在疫情防控环境下暴露出了弊端。华北某地市农商行平日90%以上的业务量来自于柜面经营,自今年2月1日(正月初八)至2月9日(正月十六),全市近百家柜台网点只开放了两家正常营业,对业绩的影响可想而知。伴随投放额度下降而来的是违约风险的大幅度提高,部分客户失去收入来源,无法复产,贷款利息无法正常缴纳,贷款本金难以偿还,导致贷款出现逾期、贷款级次下调。反过来又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投放。对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都带来不利影响。
问题在于,资金支持的“不通”绝不仅仅影响到农业。金融作为服务业,自古以来就有为百业融通资金的功能。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几乎所有经济主体都和金融业发生关联。事实上,目前资金需求呼声最强的是来自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尽管有关部门宣称信贷资金充足,并推出了若干措施为困境中的中小企业“输血”。然而,这个问题显然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堪称“世纪难题”,自民国时期到改革开放以来都没有系统的有效的解决方案。日常尚且如此,疫情影响之下融资困难只会加剧而不会缓解。
在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和银保监会的负责人强调要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的支持,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指导原则是:信贷的量要增,价要减,结构要优化,提高效率、简化流程,让信贷资金能够尽快获得资金。银行要灵活还款的安排,不能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对面临困难的小微企业,银行和企业应合理协商还款和还本付息的方式,共渡难关。鼓励倡导银行践行社会责任,适当减收一段时间的贷款利息。上述措施都很有针对性,直接回应了企业的呼声。但是很显然,指导原则不等于行政命令,行政命令不等于具体落实。在资金“通路”不畅的情况下,增量和减价都不容易实现。
更何况,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是企业性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化主体。“践行社会责任”值得鼓励和倡导,却不是银行必须履行的义务。由于疫情而减免客户的贷款和利息,实质还是“政府请客,银行买单”。目前的情况是,各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给的确比较充足,然而在疫情影响下,资质好的承贷载体会大量减少,如果机构急于业务营销扩张规模或者保持往年的业务水平,必然会导致客户质量下降面临损失风险;而控制风险减少放款量又会影响盈利水平。各级分支机构也面临各种考核压力,也可能会导致机构提高利率来增加盈利,又增加了客户的负担,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农商行、城商行等小型金融机构,以前过度依赖线下团队和风控,在压力之下急于转型必然会引发线上风控模型不成熟造成的隐形风险,由于疫情对行业影响的滞后性,这些风险会在半年到一年后爆发出来。
从上述分析可见,这一轮“金融对疫情防控的支持”压力,主要落到了商业银行身上,金融业其他部门参与程度不高。站在银行的角度,即便要响应上级号召,灵活还款的安排,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许多客户被当地管制,出行受到限制,导致被逾期的风险。当这些客户提出贷款展期或者延期还款的需求时,银行必须考虑的是:第一,疫情多久能全面结束?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就无法给出具体的合理延期月数。第二,疫情结束之后,企业多久能恢复现金流能力,因为除了贷款利息,企业还有许多其他费用需要支付。假如企业无法支撑下去破产又该如何处置?政策制定者可能不会关心这些细节,但对于每一家银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来说,这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他们的生计所在。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教训和经验。经济有活力的关键在于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由市场配置资源。疫情之下的经济危局源自“毛细血管”的堵塞,当两大基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都不能流动起来,经济状况不可能好转。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金融是附着于实体经济的,实体经济不振,单纯依靠金融输血,短期或许可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疏通血管并不难,只要解除劳动力和资本流动的约束就可以。然而任何决策都需要考虑现实的约束条件,当下最考验决策者智慧的地方在于,如何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不触发疫情的二次扩散,毕竟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困难就一定能够被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