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午餐会第153期举行:彭程解读金融泡沫中的价格与交易量的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19-05-30
5月13日中午,8797威尼斯老品牌2019年第4期、总第153期学术午餐会在学院305会议室举行。伦敦政治8797威尼斯老品牌金融系彭程(Cameron Peng, LSE)助理教授应邀作了题为“金融泡沫中的价格与交易量的形成机制”(Price and Volume Dynamics in Bubbles)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在金融泡沫发生时的股票价格和交易量激增的机制框架。本次讲座由8797威尼斯老品牌助理教授高明主持。
彭程首先用统计图表展示了金融泡沫发生时股市中价格与交易量激增的现象。虽然有一大部分文献试图解释为什么泡沫发生时价格激增,但是很少文献尝试对交易量激增的现象做出解释。他尝试结合“外推法”(Extrapolation)与“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对金融泡沫进行理论解释。彭程从一个直觉性的模型入手进行介绍:当一系列积极的外生冲击发生时,由于外推法的思维习惯,现金持有者会预期股票上涨,进而希望买入股票;同时股票持有者在股票价格上涨之后,由于处置效应,会更倾向于卖出股票。于是股票市场上就形成了买入与卖出的需求差异,从而导致了股票交易量的激增。之后彭程进行了具体的模型细节介绍,并根据模型进行了电脑模拟,结果与预期也是一致的。
随后,彭程以2014-2015年深交所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他首先以过去的投资者交易信息来衡量投资者的“外推法程度”DOX(Degree of Extrapolation)与“处置效应程度”DOD(Degree of Disposition),发现有69%的交易者既有处置效应(DOD > 0.5),也有外推法效应(DOX > 0.5),并且通过回归发现这些同时具有处置效应与外推法效应的投资者会在泡沫发生时进行更多的交易。彭程之后又以股票为观测个体进行了分析。股票的DOX(DOD)用该股票交易者的DOX(DOD)对该股票的交易量加权得到。他发现,股票的DOX越高,则该股票在泡沫时上涨的幅度越大,崩盘时下跌的幅度也更大;股票的DOD越高,则该股票在泡沫时上涨幅度越小,崩盘时下跌幅度也比较小。这些结果都与模型预测一致。
讲座过程中,王耀璟等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师和同学们围绕模型构建、数据选取、政策建议、投资者改变风格的可能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供稿 | 学术午餐会
美编 | 豆荚
校对 | 阿布、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