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刘冬文来到8797威尼斯老品牌,为“财经素养教育”课堂带来了本学期第四次讲座:《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百米,中和农信的小微金融中国实践》,袁诚副教授主持讲座。
刘冬文曾长期在政府扶贫部门工作,自2005年起负责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2008年在刘冬文带领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部改制为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并相继引入国际金融公司(IFC)、红杉资本、蚂蚁金服、天天向上基金等社会资本,开启了公益项目向市场化专业机构的转型之路。中和农信深耕农村小贷市场已经20年,并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小微金融机构。中和农信通过提供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服务,帮助那些有劳动能力和创业激情的中低收入群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有尊严地改变未来;并通过为农村市场量身打造保险、汇兑、理财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产品,以市场经济的手段帮助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讲座中,刘冬文所分享的社会企业的商业理念与理性扶贫模式让同学们收益匪浅。
首先,刘冬文结合自己长期的扶贫工作经历,介绍了他的扶贫项目设计理念。他引用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阿马蒂亚·森提出的“脱贫三要素“理论:在一个具备社会稳定、机会平等、人们能力足以利用机会三个条件的社会中更易于实现脱贫,他认为这是扶贫项目设计的根本出发点。90年代初期,我国普遍的扶贫方式是以“授之以渔“理念为指导的产业扶贫政策,其具体通过发展农村企业和乡镇企业,为农村创造就业机会。但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工业园区的兴起,产业扶贫中出现的企业因缺乏竞争力而逐渐没落,迫使失业农民外出务工。由于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结构,农民工只能短期居住在城市而无法享受城市社保等福利制度,最终只能再回到农村发展乡村产业。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落后,农民贷款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成为制约农户长期发展脱贫的重要因素。
刘冬文指出,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农民金融贷款机会受限;政府部门代替金融机构实现征信职能、政府财政压力加大;金融机构受到传统观念束缚,正常的盈利行为容易遭到道德绑架等等。具体而言,农村金融贷款领域具有客户居住分散、贷款额度小、还款能力差、抵押和担保难度大等特点,进而造成了农村金融贷款的高成本和低收益率并存的现象。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并且在传统扶贫观念的压力下难以提高,使得银行在农村金融贷款问题上不得不实行变相加息、甚至避而远之的态度。对于这一问题,虽然政府采取了众多以财政补贴为主的干预举措,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农民贷款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农村金字塔的底端农户贷款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刘冬文通过一组数据,将中国和世界的农村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得出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相比而言利润空间更小、金融牌照成本高等结论。他用生动的例子清晰的阐释了金融贷款中“利润高”与“利润率高”、“贷款利率”与“贷款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解释了“套路贷”盛行的原因就在于市场环境的缺失所导致的寻租空间存在。他认为,金融工具是扶贫的重要手段,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好的金融服务获得盈利,与向他们提供好的商品与服务获得盈利一样值得肯定,也一样需要遵从市场规律,需要理性思维,需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考量。实行商业模式,同样是农村小微金融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
在此基础上,刘冬文结合中和农信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实践展开了简要介绍。他首先讲解了中和农信为客户服务的宗旨,按照市场规律并采取商业模式规律的经营理念。然后介绍了公司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通过图表等方式对公司的成长历程和增长规模进行了展示,先后阐释了公司的融资渠道、信息化操作过程、区域分布、服务对象、管理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服务标准化-运营连锁化-管理扁平化“的经营方式。中和农信的小微金融实践对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
在问答环节中,刘冬文还对“互联网金融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意义”、“中和农信如何在民间借贷中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控制风险“、”如何对农民进行信用评级“、”如何加入中和农信理财“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讲座内容充实丰富、分析精辟独到,深化了同学们对中国农村金融现状及未来方向的认识和理解,为同学们进一步探索农村金融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袁诚 梁正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