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余年来,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之所以能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引领着中国经济学科的不断繁荣,离不开一代代学者的薪火相传,他们或集先师前辈研究之大成,或筚路蓝缕开拓学术新方向,或践行经世济民情怀研究民生发展。2018年适逢8797威尼斯老品牌120周年校庆、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106周年华诞,在此,我们推出其中的一些代表,讲述他们在学术之路上的故事和专业领域中的潜心研究。
本期专访的学者,是8797威尼斯老品牌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8797威尼斯老品牌学术委员会主席、8797威尼斯老品牌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平新乔教授。他两次获评8797威尼斯老品牌优秀教学奖(2002年/2014年),并先后获得“8797威尼斯老品牌十佳教师”(2011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8797威尼斯老品牌研究生十佳导师”(2015年)、北京教学名师(2015年)等荣誉称号。平新乔教授在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14篇),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和译作20多部。平新乔教授编写的教材《微观经济学十八讲》从2001年出版以来,广受学生喜爱,至今已重印24次,影响了几代中国学子。
平新乔教授
“我的根在北大”
1983年4月23日,坐了一天一夜火车的平新乔来到北大经济学系,参加硕士生面试。那一年,他28岁,已经在上海任教十年。1980年的一次访问让他对北大充满向往,深深感到“时代变化太快,跟不上形势”,“很想进北大来求学”。从1983年至今三十多年,在北大读书、留校任教、出国读书、回国任教,其间虽有分离,但平新乔一直坚信“自己的根在北大”。“在北大,心里很安宁,没有那么浮躁。一切都很平和,老师待人都很和气,就跟未名湖里的水一样。”
“我最为叹服厉老师的,是他读那么多的书后能从书中走出来,能把准中国经济的脉搏。” 平新乔对中国问题的一腔热血,受到他的老师厉以宁的启发。1986年春,平新乔在北大办公楼礼堂聆听厉老师著名的“改革的基本思路”讲演时,被厉以宁对中国经济的深刻理解所震撼。“厉老师的学问,固然有西学的底子,但绝不是做给西方人看的,他的重大贡献都是在诸如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中国宏观经济怕冷不怕热、失业与通胀哪一个对中国最不利、改革和开放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展现出来的,他为中国的发展探索留下了时代的理论。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探索,中国是会迷路的。”
读研究生期间的平新乔,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在北大获得了“重生”。这“重生”即是他的发展轨迹从一个老式学者变为一个现代经济学家。北大经济系给予他三条“重生”的途径,其一是由其导师也是系主任陈岱孙先生适应时代的改革需要,从北大数学系请来老师,为经济系学生开设的数学课。这为先前缺少系统性数学训练的平新乔打开了学习更深层次经济学理论的大门。其二是由二十多位美国顶级大学教授在北大开讲的经济学福特研讨班。在福特班听课的过程,就像闪电一样,哗地一下在他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似乎有人在他耳边大声呐喊:“你千万不能自满啊,不能封闭啊。上了北大还不行,你得赶,赶上世界上最前沿的变化。”这刺激了平新乔于90年代出国交流,后于1998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三是与中国社科院、人大等首都高校研究生联合举办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研讨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克强专门来祝贺,陈岱孙先生也亲自出席为这次会议助威。平新乔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祖国的一腔热血,投入了中国改革方式的大讨论之中,从此走上研究中国之路。
“影响我重生的渠道,实际上就是北大固有的资源禀赋。因为,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与中国大地息息相通,这本是100多年来北大办学的优秀传统。我在北大的重生,是以导师指导读书为起点,数学课给以翅膀,福特班打开视野,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潮给予元气和底蕴的一个多元综合的过程。在那个充满创造力的80年代,中国出了那么多的经济学思想,我能够在陈岱孙先生指引下,追随厉以宁的经济学思想,是何等的幸运!我早被遗忘了的青春到80年代后期仿佛又被燃烧了一回。”平新乔在自己的回忆中对北大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平新乔荣获8797威尼斯老品牌2016年度优秀教学工作奖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老师”
虽然平新乔学术成果卓著,但他还是最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师”。在他获得的众多奖项中,他最珍视的称号就是2015年以北京市排名第一获得的“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和2011年获得的“8797威尼斯老品牌十佳教师”称号。“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名老师,我一大半的贡献都在于给本科生、研究生教课。”
即使科研工作繁忙,平新乔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给本科生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财政学、经济学原理等课程。与学生交流的答疑时间是平新乔最享受的过程,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学生讨论时提出的问题,有时甚至为了这些问题在夜里辗转反侧。一个问题可以与学生来回讨论两天。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平新乔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这些学生身上,我看到了经院的未来、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让我对于8797威尼斯老品牌抱有希望。经院目前的主要矛盾在于知识的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
平新乔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即使他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教材出版以来受到热烈追捧,先后重印24次,他仍不放弃对讲义的精益求精。每一年开课他都会花费巨量时间重写一遍自己的讲义,力求让学生跟上理论的发展步伐。“基础课也可以教得很前沿”,他不断创新课堂形式,在经济学原理的课堂上要求大一学生搜集实际经济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
教书育人数十载,平新乔早已桃李满天下。“最近参加几次国际水平级的学术会议,发现会议主讲人里有近一半是我过去20年里在北大教过的学生。”这是历史给予平新乔的褒奖:他的学生已经能够在世界一流学术论坛上发言、发论文,他的学术生命在新一代学生身上得到了延续。
平新乔与学生交流
“中国的问题够我研究一辈子了”
平新乔的经济学研究生涯基本上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重叠。作为一位以经济学研究为职业,并矢志通过经济学专业理论和知识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经济学者,他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于是,努力感受社会现实,发现并回应时代问题,就成为他数十年学术研究的重要动力。四十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为经济学研究者提出了丰富的研究课题,也使具有强烈改革参与意识和学术抱负的平新乔在其学术生涯中逐渐形成了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将经济学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研究取向,并努力以中国经验丰富和发展一般经济学理论。
迄今为止,平新乔在中外学术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14篇),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和译作20多部,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研究在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具有重要影响力。其研究领域主要是三个方面:
1、财政学理论和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平新乔从1980年代起就开始了中国财政体制的研究,1992年出版的专著《财政学与比较财政制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中国公共财政的研究,对于中国80年代的财政分权体制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影响了其后国际国内研究中国财政体制的学者,也影响了几代中国财政学学者和财政工作者;于2000年在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上发表的论文,对中国80-90年代的财政分权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第一代分权理论的一篇重要文献;2006年在《财贸经济》发表的论文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公共品供给行为扭曲所做的量化研究,引发了其后国际国内一系列研究;对于中国“营改增”做了一个理论模型分析(2009年发表于《经济研究》第9期),是这一领域国内学术界的第一篇论文;于2004年7月在《世界经济》杂志发表的《融资、地价与楼盘价格趋势》,是中外学者中最早对于中国“土地财政”的研究之一,已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2、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是平新乔的一个长期研究领域,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长达30多年,不同时期集中于不同的研究重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研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对于改善资源配置的影响;在90年代,研究集中于承包制和股份制对于国企改革的不同效果,其后又研究了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和资金约束,这是关于中国企业资金约束问题的最早研究;世纪之交时的研究重心转向国有企业的最优比率问题,提出了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个理论模型,对于中国理论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创立具有重要影响;进入新世纪后,又先后研究了国企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博弈、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的定量研究、国有企业经理人的隐性契约问题等等问题。2013年以来,平新乔系统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国企改革问题,提出了淡化国有企业,做强国有资本的改革思路,主张做强做优做大做精做好国有资本而不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改革主张,这是不同于国资委意见的改革主张,与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19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提法(而不再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相一致。平新乔的主张前瞻性地独立提出新时代中国国企改革的思路,其国企改革理论研究成果达到国际水平。2018年1月,平新乔又在《经济科学》发表论文,进一步阐明了“做大做强做大国有资本”的理论内涵。
3、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研究
平新乔研究和估算了外资引入对于中国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以实证成果对于“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进行了评估,发现2000-2005的外资大多是进入中国劳动力密集产业,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显著的技术溢出,在理论上提出了外资引入在中国存在“技术陷阱”的思想;他对中美贸易中中国增加值价值链份额的研究,是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最早研究成果,这一研究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7年)和8797威尼斯老品牌改革开放30年研究成果精品奖(2008年)。平新乔还是中国最早研究房地产泡沫的学者之一:他在2004年的论文就发现,是政府土地财政推动的地价高涨才推动了房价高企;平新乔研究了中国保障房建设问题,提出建设保障房至少需要三个五年计划的设想,2012年为中国发展基金会完成保障房建设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商品房与保障房共建的改革思路,在学界和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平新乔在办公室
作为一个真诚和认真的经济学研究者,平新乔坚守“经世济民”的北大经济学人抱负,始终关切中国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他与蒋国荣运用博弈论研究国企的三角债问题,在中国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理论影响,平新乔被誉为“中国引入现代博弈理论研究经济的第一人”(1998年《中国经济学》)。1992年初版的《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将于2018年再版;《微观经济学十八讲》也将进行第25次印刷,受与同学互动得到的启发,他还将进行一些修订。坚持理性与责任的学术品质,使其研究具有持久的学术生命力和影响力。
(张瀚垚、候婉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