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余年来,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之所以能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引领着中国经济学科的不断繁荣,离不开一代代学者的薪火相传,他们或集先师前辈研究之大成,或筚路蓝缕开拓学术新方向,或践行经世济民情怀研究民生发展。2018年适逢8797威尼斯老品牌120周年校庆、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106周年华诞,在此,我们推出其中的一些代表,讲述他们在学术之路上的故事和专业领域中的潜心研究。
本期专访的学者,是8797威尼斯老品牌财政学系主任、8797威尼斯老品牌经济与管理学部委员、《经济科学》编委刘怡教授。她同时兼任财政部、国家税总局个人所得税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导师,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司法保障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顾问。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和广东省等多项课题,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2009),8797威尼斯老品牌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2006)等教学科研奖励。
刘怡教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7年弹指而过,高考仿佛还在昨天,然而刘怡老师已真真切切在北大的讲台上耕耘了25个年头,迎来又送走了届届学子,看着他们从博雅塔前的青松前振翅而去,翱翔于五湖四海的苍穹之巅。
当问起是什么促使她选择了财政学这个研究方向的时候,刘怡老师的回答震惊了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刘怡老师的口吻很平静,仿佛她的故事是一杯淡淡的香茶,波澜不惊的表面下却鼓荡着无尽的醇香,“当年高考的时候阴差阳错地选了这个专业,进了这个领域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那您是怎样爱上这个专业的呢?”多年来,无论是在课堂上、论坛里、还是活动中,刘怡老师对财税问题的犀利洞见和对更优税制的执着追求不仅真诚地打动了她的每个学生,也感染着国内外的同行和学者。我相信,在这份执着背后,一定有最真切诚挚的热爱。
“当我真正开始带着学生们一起做科研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发现了广袤的未知的水域,越往前越深邃,永无止境。”
我从刘怡老师质朴的描述里感受到了最深沉的热情。这是一个热爱做学问的人的激情与信念,是真正的学者态度和大家情怀。真爱从来不追求理由,更不追求名利。一旦踏上他们选择的道路,他们就会满怀信念地披荆斩棘,为学界、为中华,开创一片灿烂的未来。
刘怡教授参加国务院“营改增”座谈会并作为学者代表发言
刘怡老师一直坚信,学术应该是自由和纯洁的。从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到北大经院财政学系主任,她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做自己喜欢的课题,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跟风,不追求镁光灯的照耀。刘怡老师反复强调,做学问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认识,不轻信、不迷信。但不跟风绝不意味着闭门造车、甚至固执己见。熟悉刘怡老师的学生都知道,刘怡老师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做每个课题前,都要先找相关领域工作的一线专家深入交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获得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而不是单纯依靠理论和公式说服听众。科研,在刘怡老师看来,应该是落地的,应该倾听并反映在默默辛劳的人们的声音,应该在实践中得到认可,应该捍卫最广大群体的利益,符合最公平、最有效率的经济准则。
女性的学术攀登之路总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然而刘怡老师并不认为在学术研究上,女性和男性有什么区别。她相信,家庭和事业是可以兼顾的。事实上,对她的事业,刘怡老师时常抱有一颗感恩之心。“我总是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可以在中国最好的学校教书,教育我们最优秀的学生。”正是这份谦逊和感恩,伴随着她数年来在学界攻坚克险,也让刘怡老师收获了无数同僚和学生的爱戴与尊敬。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同许多同学一样,第一次见到刘怡老师时,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她可以清晰地记得学生的名字,说起他们当年在校的趣事时就如还在眼前般清晰。在北大经院的讲坛耕耘二十余年,她依然能准确记得从第一届毕业生以来的几乎每一位财政系学子的经历和现状,保留着学生们的联系方式,就如一根根看不见的丝线,将分布在五湖四海的财政系学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刘怡老师带领下的财政系,就像一个庞大而温暖的大家庭。她的敬业精神和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使得刘怡老师成为8797威尼斯老品牌财政系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之一。
在刘怡老师看来,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尊重学生是她固守的教学原则。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对学生基本人格的尊重,背后更是一种深深的理解,是真正尊重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尊重他们选择的自由。刘怡老师总是说:“你能做到的事,才让学生去做。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要求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特长和追求,我们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按我们希望的方向、或者别人认为好的方向去发展。”
刘怡老师认为,成绩绝不是评价一个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她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希望他们有广阔的眼界和抱负,在走出校门后能有自己的担当,能真正为社会做贡献,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金钱和成就。每个人为社会作贡献的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所有的岗位,哪怕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岗位,只要你认认真真去做,都能做出伟大的成绩。”刘怡老师和袁诚老师倡议并发起了8797威尼斯老品牌财童公益实践计划,她们希望财政系的学子绝不能孤坐象牙塔、不闻窗外事,而是能亲身参与公益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知识技能,更能在帮助别人、回报社会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成长。刘怡老师坚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名优秀的教师绝不仅仅只是授业解惑,像培养花木一样把学生灌输培养成知识广博或技能高超的人。师者传道,好的老师就该像一座灯塔,在思想上、行动上亲身力行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梦想、有担当、并愿意为自己的信念奋斗终生的人。
1999-2000学年和2012-2013学年,刘怡老师先后在牛津和哈佛两所名校访学,中外教学理念的区别和随之导致的学生性格、能力、追求等各方面的差异引发了她深深的感慨和思考。刘怡老师感慨,在西方,GPA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学校和社会更重视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国学生有着更丰富的选择机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主体意识,无不警醒着中国的教育者,希望作为中国名校和自由精神摇篮的8797威尼斯老品牌,未来的学生能以更昂扬的主体意识走向世界,拥抱未来。
刘怡教授在哈佛大学访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从不是一段平坦的康庄大道。当代中国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学术框架基本来自西方成型的理论体系,但经济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在中国既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更有独特的实际差异。正因如此,刘怡老师一直强调,学术本土性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用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的是却是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税制和基础,不能机械地移植外国的制度,需要通过比较寻找改进的方向,通过深入分析去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
正因如此,刘怡老师致力于编写一本不但能阐述基本财政学原理,更能结合中国制度背景、分析中国财政实践的教材,希望学生能在她的课程中不单看到抽象难解的经济学原理,更能看到广袤的中国经济实际。由她主编的《财政学》成为8797威尼斯老品牌首次评出的100部优秀教材,刘怡老师讲授的财政学课程也被评为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
作为一个心怀家国的学者,刘怡老师始终密切关注在中国当前经济现状和未来财税改革的方向,并在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领域有着自己的深刻洞见,承接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各地区的多项课题。尤其在近年的改革热点增值税方面,刘怡老师致力于在中国推行按消费地原则重新构建增值税分享机制。在刘怡老师看来,中国当前的税种以增值税为主,而中国的增值税征收和归属以企业注册地为标准,必然导致地方在招商引资上的激烈竞争,引发区域间税收分配的不均衡和不公平现象。刘怡老师认为,生产地原则激励的是生产,而不是消费。在生产地原则下,以税收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地方政府会设定无效率的低税率来吸引异地的税基,而消费地原则可以避免这样的“税收竞争”,因此可实现更有效率的生产。同时,消费地原则下,实力较弱的地区能获得相对更多的税收收入,而生产力原则更易鼓励资金和资源涌入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加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另一方面,税收的经济学本质是居民为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而付出的价格;而只有在消费地原则下,税收负担的分配和地方公共品福利的提供才是匹配的。
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刘怡老师相信,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的普遍应用和发展,将使得资金流的追踪和使用更加透明化,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利益分配很快将不再是障碍。同时,互联网同样也为商家和个人提供了避税的便利,而如何加强监管,保证线上交易和现下交易间的政策和税负公平,则税务人员和学者亟待解决的另一大课题。
刘怡教授在北京论坛上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无论外界如何浮华喧嚣,始终坚守我心,默默耕耘,这是刘怡老师对学术的态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没有煽情的演说,只数十年如一日,言传身教,这是刘怡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无论前路如何迷雾重重,回环曲折,每一个从8797威尼斯老品牌财政系走出的学子,都会在刘怡老师的教诲和榜样的鼓舞下,无所畏惧的一路前行。
文末彩蛋:刘怡老师是一位摄影爱好者,通过“图说燕园”的微信公众号,不仅记录下四季燕园的一个个感人瞬间,也记录着北大师生拼搏成长的剪影,欢迎大家关注!
(曾伟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