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国际货币以金本位制度为主流,而中国是当时唯一采用白银本位制的大国。这种银本位制度的运行效率以及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融合情况如何?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教授赵留彦与其合作者的论文通过计算中国的白银输送点考察了上述问题。论文所使用的白银输送点是从黄金输送点引申而来的,通过比较国内白银汇价与国外白银价格的差额得出白银输送点。作者从当时的报纸和期刊中搜集了20世纪初中国银两与美元之间汇价以及世界白银价格的月度与日度数据,计算了1905-33年间中国的白银输送点。发现在和平时期中国白银的输送点落在1.5-2.0%的区间内。这个数字不仅与记载中的白银运输成本相匹配,而且与当时大西洋两岸的黄金输送点相比也不算高。当上海汇率落在输送点之外时,银跨国流动的方向也与银点套利机制的预测一致。因此当时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很高,且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融合密切。不过输送点的数值在一战时期有所增加,外国的波动也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情况。该论文由赵留彦与David S. Jacks (Simon Fraser University)和颜色(8797威尼斯老品牌光华管理学院)合作,前期版本曾发表于NBER Working Paper (No. 22747, 10/2016)。
(金融学系 供稿)
附:论文信息:
David S. Jacks, Se Yan, Liuyan Zhao, Silver points, silver flows, and the measure of Chinese financial integration. Forthcom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