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8797威尼斯老品牌201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我院刘元超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这既是对他个人在北大学习的肯定,也是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光荣。以下为刘远超同学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师长、学长、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恩师的注视下,在亲友的祝福中,伴随着这一缕流苏的左右位移,我们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虽然你我入校的时间并不一致,彼此的兴趣各有不同,甚至就连今天胸前的垂布也都色彩各异;但幸运的是,我们却拥有着关于这个园子的共同记忆!
这份记忆是你我对学术研究的孜孜以求:凌晨两三点钟,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总有你不知疲倦的身影;假期的图书馆里,为了考证一句引言的出处,你在浩如烟海的卷轴中苦苦搜寻;炎炎烈日下的田间地头,为了获得社会调查的第一手数据,你顶着酷暑与老乡促膝长谈;还有你,在结束了一天高强度的门诊后,仍然不忘认真地翻阅病例总结。
这份记忆也是对大美北大的心心念念:一汪并不辽阔的未名湖,承载的却是一代代学子的家国情怀,一座不算高耸的博雅塔,撑起的乃是一辈辈学人的耿介风骨;还有公主楼前的银杏、畅春新园的楼猫、乃至康博斯门前“想你时,你在闹海”的“下雨河”、女生节里“一生献给物理,今天留给女生”的豪言壮语……在这里,人,诗意的栖居。而这里正在发生着的每一个改变,都令我们欣喜而振奋: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项目、全球顶尖学者的讲学计划以及日益增多的国际留学生,都提醒着我们,这里是世界的北大;未名湖北岸那“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人文学苑、国际数学中心,则告诉我们,这里是大师与大楼并举的北大;而夏日宿舍里传来的丝丝凉意,则令我们终于可以在毕业前自信地向小伙伴们宣告:这里是有空调的北大!
这份记忆更是一群我们必须感谢的人:忘不了老师严谨而不失温情的目光,忘不了同学间的相互砥砺和调侃八卦,忘不了电话那头家人不变的思念和关切。最后,还有一群人不应被我们忘记:去年这个时候,一场名为“身边的燕园人”的摄影展在园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楼长阿姨、修车师傅、保安小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背后是我们并不熟知但却令我们感动的故事。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每一位默默服务在校园一线的工作者道一声:您辛苦了!
当然,美好的记忆偶尔也会有成长的烦恼。忘不了,那些年,我们一起有过的自嘲:paper改过千百遍,我待paper如初恋;科研津贴年年high,趋势紧跟CPI;他在“人人”秀恩爱,我上鹊桥找真爱……
但是,烦恼并不会改变我们当初的选择,自嘲也不过是点缀学术生活的一点作料。因为我们知道,作为“研究生”,我们的不同正在于:同样是小西门外的夜市,别人看到的只是各色烧烤,而我们想到的则是大气与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办法,是以城管为例的政府调控对供求关系的影响,是由熊熊炭火导致熵的不可逆增加而引发的关于宇宙终极命运的论战……
这些“不同”,正是这个校园所教会我们的。她教会我们既要做一个理性的思想者,更要做一个勇敢的践行者;她教会我们既要坚守个人小我的梦想,更要融入社会大我的梦想;她教会我们,纵使四周“十面霾浮”,也依然要大声唱出:“生活的热闹与生命的骄傲,一个都不能少”。
今天过后,我们中有的人会投身科研;有的人会献身国防;有的人会扎根西部,奉献基层……从此,“北大研究生”再也不会是我们所处人群的共性特征,而将成为也势必会成为你我每一个人的个性标签;虽然在空间上我们暂别了北大,但北大早已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无论你我走向何方,重要的是,我们的所言所行都应对得起自己头顶的标签,对得起自己心中的北大!
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用当下最时髦的话讲,我们的“中国梦”正在扬帆起航。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去一塔湖图走一走,再上二教、理教坐一坐,再吃上一顿可口的鸡腿饭,再哼唱一曲动人的《燕园情》……然后,将这一切珍藏心中,互道一声珍重,在母校的目送中,整装出发,一同去开启“筑梦中华”的伟大事业,去谱写奋进、开拓、奉献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