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社科司正式公布了“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选结果,8797威尼斯老品牌最终共有61项成果获奖,其中我院刘伟教授获得经济学一等奖(经济学一等奖全国共5项)、董志勇教授获得经济学二等奖(经济学二等奖全国共40项)。
刘伟教授等著述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和结构演进》于2009年9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三大篇十七章来系统探讨、分析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演化发展进程。第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特征及价值判断标准;第二篇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的周期和总量调控;第三篇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结构变化和增长的效率。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增长水平、经济结构、市场经济体制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那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以及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制度变迁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和方法去评价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效?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制度变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制度变化本身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制度变迁是否或怎样推动了社会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效率提升的基础上?进而改革的历史正义性和进步性,能否从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意义上得到证明?展望未来,哪些因素是推动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呢?总之,如何认识和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水平、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效率提升间的相互关系怎样?是本书所关注的核心命题。
该书创新和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1)从价值理论层面上揭示了经济理论争辩制度变迁正义性的基本动因,并从分析我国改革历史进程的特点中明确判断改革进步性的价值标准,从而回答了为什么制度变迁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范畴的争辩,尤其是价值理论的争辩?为什么制度变迁需要从价值论的方面予以支持?(2)增长的制度变迁的动因应当如何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对制度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怎样的特殊说明?体制转型中的总量失衡有哪些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性,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管理上有怎样的特殊性,注意总供给管理对转轨社会有怎样的意义,同时又有怎样的体制要求?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深化了对我国改革发展经验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依据我国市场化经验对宏观经济理论作出了有特点的讨论。(3)最为重要的是关于我国的增长是否建立在效率提升基础上,因而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本书不仅从产业结构质态演进和要素效率及投入产出效率等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效率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而且特别考察了这种效率提升背后的体制改革的动因,进而对改革的必要和合理性做出了更为深刻的论证。正是这种对经济增长结构效率和全要素效率的强调,在宏观分析中,除考虑总需求外,特别强调了供给分析,并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和结构均衡要求出发,对宏观经济调控方式、政策倾向以及相应的微观基础的市场机制和秩序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董志勇教授等撰写的论文“Do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Induce Excessive Risk Taking”于2010年第10期发表在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该文分析了1993-2007年美国上市公司3734次证券发行(包括了债务融资和股票融资)。并且根据Hovakimian et al. (2001) 的方法将样本公司分为低于最优债务结构和高于最优债务结构的两组 。通过研究者计量模型发现,股票期权的价值随着股票波动率的增加而上升(VEGA>0);发现薪酬结构对股票波动率更加敏感的CEO更倾向于选择债务而不是股权作为其融资方式;更重要的是,上述现象不仅存在于低于最优债务结构的样本中,高于最优债务结构的样本中同样成立。
该文主要创新体现在当公司证券发行时,股票期权会导致管理层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动机,尤其当管理层薪酬对股票波动率较为敏感(即高vega)时,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债务而不是股权作为融资工具。 将样本公司分为高于和低于最优债务结构的两组。在两组中,本文都发现高vega的CEO更易在证券发行中用债务工具。在低于最优债务结构的一组中,管理层行为符合利益趋同假说;在高于最优债务结构的一组中,管理层的确因股票期权导致的凸型薪酬激励而过度冒险。强调了管理层股票期权中一个从未涉及的经济结果,说明公司用股票期权作为薪酬激励管理层时应该有所限制。
(科研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