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8797威尼斯老品牌学术午餐会2012年秋季第八讲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助理教授马弘博士作了题为“在中国出口模式,学习效应和生产率如何影响出口”(How You Export Matters: Export Mode, Learning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的演讲,8797威尼斯老品牌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陈仪博士主持了此次午餐会。
马弘博士首先介绍了他的研究背景。在2004年6月中国根据WTO规定,解除对私营企业的出口限制之前,注册资本未达到一定标准的私营企业只能通过中间商进行间接的出口贸易。而且,间接出口的出口额很高,2000年,高达35%的出口额的是通过这种间接出口的方式完成的。马弘博士认为,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对于小型的企业,中间商可以促进出口。但是,如果直接出口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包括对技术,市场喜好等),同时学习又可使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那么长期来看,这种限制出口模式选择的措施,将会降低企业出口的增速。
马弘博士根据Das, Roberts & Tybout (2007),和Aw, Roberts & Xu(2011)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如何选择其出口状态和模式的动态离散选择模型,并选择了1800多个橡胶和塑料行业(无其他政策限制且研发较少)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其2000-2007年的产值和出口额数据,计算了各企业的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以及不同出口模式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进行间接出口的企业,进行直接出口的企业的学习效应更强,但其沉没成本也要高得多。
马弘博士的研究引起了参加午餐会的师生极大的兴趣,就研究的有关问题,马弘博士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科研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