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晚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 E. Roth)与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在该结果公布前后的一个小时,新浪财经、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导报》、《每日商报》、《东方早报》等媒体的记者陆续通过电话的方式采访了我院经济学系副主任杜丽群教授。
杜丽群教授在结果公布之前通过新浪微博发表了自己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看法,她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经济学顶尖荣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以及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是它并不能概括经济学的全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但不能决定经济走向或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获奖者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但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诺贝尔经济学奖。随着中国经济学研究走向国际化,中国经济也正处于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学术成就,因为获奖者观察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启示。
当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名单公布后,杜丽群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埃尔文·罗斯担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博弈论、市场设计和实验经济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劳埃德·沙普利在数理经济学与博弈论方面有卓越贡献。这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因在稳定配置和市场设计实践理论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当下全球的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变幻莫测,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走向如何?人们期待着能够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发展。稳定配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最佳状态,也是人们所期待的一个目标。而通过市场设计是实现这种状态的一种手段或者方法,它是人们对经济均衡的一种构想。杜丽群教授对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解读更多的是倾向于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一种期许。
今年的两位诺奖得主的研究成果,不管是市场设计还是稳定资源配置,都和博弈论有关。杜丽群教授认为,市场设计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假设人们的行为是按照博弈论所描述的方式,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那么市场机制设计就是要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最接近那个预设的社会目标。配置理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在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做出的选择。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杜丽群教授认为,博弈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市场设计和实验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匹配问题、对策问题,是一种微观行为。一旦资源配置不合理,将会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杜丽群教授指出,小至家庭分工会用到博弈,大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常有博弈。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企业管理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员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企业老板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两者之间如何达到均衡呢?杜丽群教授认为,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博弈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来求均衡解,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员工最大化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从而实现共赢;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奖惩分明的制度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以及企业的经营效率。
当有记者问到,“截至目前,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多是美国公民,特别是最近5年来全是美国经济学家获奖,美国仍是诺奖垄断国?”杜丽群教授解释说,这可能跟美国的学术发展史、学术风格、学术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关系。美国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达到了全世界顶峰,它成为了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而且其经济学发达程度可能还要超过它在经济上的发达程度;此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的是对整个经济学理论的贡献,而不是关注于解决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或者某一时间出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经济学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