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9日
下午,“经济学论坛”第四次讨论会在学院大楼219举行。
“经济学论坛”由经济学系主办,每月举办一期,旨在打造一个经济学专业人士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本次讨论会由杜丽群教授主持。经济学系周建波博士做了题为《魏晋隋唐寺院金融兴衰解读》的学术报告。
寺院金融在魏晋时期迅速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则开始衰落。周建波博士的研究表明,魏晋以降,长达数百年的战乱使得政府信用、儒家伦理信用和家族伦理信用下降到极点,寺院金融凭借其特有的交易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信息优势而获得发展。来自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士族的捐施使寺院掌握了种类繁多的巨额资产,而普度众生的理念促使其不断将这些资产以包括有偿借贷在内的多种方式反馈社会,满足了乱世民众强烈的资金需求,保证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也保护了社会生产力。寺院金融不仅引领着当时的金融活动,还奠定了后世金融机构的很多基础。然而,当隋唐大帝国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以后,随着佛教影响力的下降,相应的寺院金融也开始衰落,国家信用的作用取代了宗教信用。
随后,平新乔教授、张亚光博士分别从民间经济、寺院经济和皇权经济的交替发展、寺院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起源的作用等角度对报告作了点评。参加讨论会的教师与博士研究生也就报告涉及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经济学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