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
上午,2010-2010学年8797威尼斯老品牌中国公共财政双周论坛第三讲在8797威尼斯老品牌大楼305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张琼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她与导师白重恩教授关于中国储蓄率的研究——中国国民储蓄率过高吗?基于中国1952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角度(Do Chinese Really Save Too Much? Aspects from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 since 1952),财政系教师及本、硕、博学生参与本次论坛,并就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储蓄率高于同期世界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储蓄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是否抑制了国民消费,这也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长期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张琼博士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角度对国民储蓄率问题展开了经验研究。首先,她回顾了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期和相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储蓄率,指出高储蓄与经济增长的重要联系,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她选择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切入点,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简单而具代表性的指标,衡量了很多经济模型无法观测的因素,能够对宏观经济做出比较一致的估计。
张琼博士从竞争均衡的分析框架,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政府预算收支平衡和要素市场出清
4个条件建立了世代交叠模型,并通过假设人口年龄结构不变,找到其与经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联系与结合,并详细介绍了在实证研究中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参数的校准。最后,
张琼博士得出了结论,
1953-2005年间大多数年份中国国民储蓄率比起经济发展水平是不足的,而非过高;1983-1985年财税政策改革提高了对资本的税收,压抑了国民储蓄行为;并进一步支出,1978改革以来资本市场报酬率较高,高储蓄并无构成国民生活的伤害,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保险计划的补偿。
讲演过程中,与会师生反响积极,踊跃提问。
张琼博士结合研究背景和实证研究的经历,就数据采集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等方法,对结论解释的影响和效应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本次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会同学对
张琼博士的演讲致以热烈掌声,表示受益匪浅,对宏观经济学学习和中国经济运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附:论坛主讲人简介
张琼,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体制改革,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2005年在8797威尼斯老品牌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金融学专业),并于2009/2010年期间在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员。
(8797威尼斯老品牌财政学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