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成为一名老师多久啦?
王熙老师:如果以独立任教为标准的话,从2011年左右,我就开始教书啦。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您的教学风格。
王熙老师:行走的表情包??。
3. 毕业后,您为何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呢?
王熙老师: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经济学(包括金融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虽然是显学,但是很多理论和政策建议难免稍稍务虚。要在有一些些务虚的行业选择比较务实的职业,并且还能对这个社会有一些贡献的,我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吧。
4. 成为一名教师后很有幸福感的事。
王熙老师:用(几个)简单的逻辑去帮助学生构建,理解、讲述看似复杂的理论,就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如果学生听完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我就会感到很幸福,不过这好像就是我的工作。
5. 还记得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是什么感受吗?
王熙老师:非常紧张,不知道能不能适应这个角色转换,以前是听课,一下突然变成讲课。记得第一次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也可能是白天吃多了)。我会老去想:“我准备的内容别人有没有介绍过?学生们会不会觉得没啥新鲜感?那我换个角度介绍孩子们能不能接受?”我尝试尽量不要去重复别的老师讲过的内容,更多的去结合很多其他科目知识来讲授。所以自己也会经常问自己:“这样的上课方式学生会不会接受?我这么上会不会有点点主观?我这样上课的效果究竟好不好?对学生们未来发展是否有帮助?会不会太要求学生的背景知识了。”但转念想,我们所做(我是指高级课程)的应该更多的是分享我们对知识的看法和塑造,是将我们的知识图谱讲述给学生,而不仅仅是概念定义的讲述,所以,对于我的课程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经历过前期课程的培训,我想提供给他们一个比较广阔的视角。
6. 可以分享一下您曾经的学习经历吗?
王熙老师:比如在13年前后我去学机器学习的相关课程,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对这方面的很多东西都不了解也会很痛苦,也会疑惑决策树为什么和计量里面的回归如此相像(其实都是优化问题),为什么他们也有和我们结构模型估计时用的(G)EM算法,隐马尔科夫链模型为什么这么像James Hamilton的Regime Change模型?类似的经历和感觉也在去旁听物理系和统计系的各类课程的过程中时隐时现。我感觉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很强的相通性,经济学内部的不同领域之间在很多时候也是共通的,当意识到这种相通性时,那种一体性的美完全震撼到了我。我想这些经历应该决定性地影响了我现在的世界观与教学观。我相信,那些学习完数学或者物理的同学再回过头学习金融经济的感受可能会更深刻(不能只会刷题、调包哈)。
7. 您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王熙老师:单从去学技能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耐心是最重要的。要学会某项已有的技能,我觉得吧,其实是去延续前人的已有知识内容和框架,相当于要将自己的思维纠正到他人给定的道路上,并且需要不断地重复强化,这个过程不一定会很愉快。我小时候是个学渣,现在再回过头去看,我觉得是因为当时的耐心不够。当然,从研究创新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能形成自己的一体化的世界观并用之去理解和看待这个世界和社会是更重要的。
8. 您认为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重点关注什么?
王熙老师:我想引用先贤的一句话(我在不同的场合引用好多次了,听过的同学请跳过这个回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直接以“为万世开太平”的标准来评价对学生的培养有点过高,但是我想培养学生最起码要求是人格健全,做人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不求一定能经世济民,但大是大非一定要分的清楚,能心系国家和人民。拿最基本的学术诚信来说,我常自己的学生说:诚信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得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你想见众生,得先见自己。在学术培养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对文献的大局观,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当你想去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对于已有的观点你不是不加怀疑就立刻接受,而是去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认知体系去理解这个世界。作为北大的学生,一定要学会自己思考,自由人格,守正创新;我想应该没有固定的方法或者思路能百分之百的帮助学生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做的就是不断鼓励学生去探索、一同接受错误并纠正。
9. 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对学生们和自己有哪些要求?
王熙老师:对于听众而言,我很希望他们能够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想从我的课程里获得什么,从而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程里。整个课程我尽量不希望是以一种介绍性的形式,去介绍谁说了什么,这个理论是什么,课程考核就记一记背一背水过了。我更希望听众们能一起思考,甚至于挑战课程内容;有的时候我会在备课的过程中故意设计一些“坑”,想让听众自己发现问题。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是会思考的,不要毫不质疑地直接接受。
对于我自己现在以及以后的要求:因为我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是英文形式呈现的,所以希望自己在将来能够尽量将英文更为贴切地翻译成汉语;如果要手书,字能写的更好看一些。尽量给学生更直接的解释;不因为自己在做传道解惑的工作,就把自己放上较高的位置,与学生平等自由地交流,尽量去体会学生的学习难点和他们的课程压力。
10. 教学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熙老师:因为疫情上课的模式变成了线上授课,我的网络课上是要求学生们都要打开摄像头(在这里向同学们道歉了!我不想独自丑陋~)。有一次晚上下课的时候,我和学生们说:“下课啦,大家就去休息吧。”但是学生看到我还在,就不太好意思离开,他们平时会比较慢吞吞地退出直播课,显得“很”依依不舍的感觉,有的可能是想和老师再聊一聊(划掉,基本没有这个情况),有的可能就是由于内卷想刷刷存在感(这是重点)。有一次我开玩笑说:“你们快走吧,你们不走我也不好意思走,我想去洗手间了。”然后我感觉学生们当时是鱼贯而出,哇啦一下二十秒内直播间里就没人了。其实我知道他们慢慢地离开主要是不好意思直接走,直接走显得好像很厌烦我讲的内容,但是我那天还蛮开心,大概因为感觉到自己的学生会去考虑我的感受。
11. 经常阅读什么书?有什么可以推荐给大家的?
王熙老师:可能我经常看的书同学们不会特别感兴趣耶。要不就直接推荐Judea Pearl的《因果推断》吧(Causality:Models,ReasoningandInference,第二版;第一版也行)。我想任何学科只要谈到科学或者理论,大多会强调是什么导致了什么,即因果关系。经济学里,相较其他人文社科学科而言,我们更强调的也是因果关系。虽然这本书的技术相对偏向CS一点,不只是类似于IV,DID,RD等相对传统的技术,但咱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挺好的,理解这本书对于塑造整合思考方式也是有帮助的,我也很希望同学们能多去听听其他院系的课,人生嘛,没有一步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