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科研 | 周建波教授与曾江博士后合作论文被中文社科类顶刊《中国社会科学》接受发表
发布时间::2020-09-17
近日,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授周建波与博士后曾江合作的论文《银行、票号兴替与清末民初金融变革》在《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发表。
金融发展与创新过程通常包括新金融业态的产生、发展以及替代旧金融业态的完整周期。清末民初,上述周期在银行进入中国并逐渐与票号展开竞争、最终完全替代票号的过程中得到明确体现。近代银行首先以外资银行形式进入晚清金融市场,在甲午战争后对票号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本国银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外资银行的诱致下产生,至辛亥革命后迎来繁荣发展期,抢占了票号的大量市场,并最终完全替代了票号的金融功能,迫使票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对此,该论文从金融创新和金融业态演进的角度系统研究了银行和票号之间的上述共存与竞争关系,以及票号最终丧失竞争优势而被银行取代的全过程。
论文对金融业态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探讨与界定,强调其在资源筹集、组合、配置方面的特定职能属性,从经济学视角对银行和票号两种不同的金融业态作出了辨析,指出不同金融业态的产生与兴衰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展现。银行对票号的替代本质上是金融创新的结果,是近代新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新金融业态相对于旧金融业态所具备的制度优势在竞争中发挥作用的结果,是金融近代化转型的重要表现。
论文对清末民初银行与票号竞争关系的变化进行了回顾,从业务、市场、客户结构、供给主体几方面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两种金融业态在市场中各自的职能定位,绘出了票号由兴到衰和银行由新生到繁荣的一次金融创新的完整进程。论文以是否有新的资本进入及核心业务、是否发生转变作为判断票号衰落的主要指标,不同于以往研究中通过观察票号家数变动现象而得出结论的方式,这实际上是对业态整体竞争力和生命力进行更具根本性的考察,以经济学思维对历史现实进行抽象性总结,提升了历史学研究的理论高度。
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参考了经典的经济学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并充分运用经济学的供需和周期理论,围绕金融需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结构性变化来探讨金融业态供给的适配性,说明以金融业态兴替为标志的金融创新过程正是随着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发展并完成的。这一分析方法为我国近代金融史、经济史研究开创了崭新的思考视角。
熊彼特创新理论是在西方工业化,亦即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变迁背景下,对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本质的系统性思考。他所探讨的创新是经济系统的一种内生力量,其方法论是动态、开放、历史、系统的,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中国近代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迫使金融系统也须作出相应创新。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在政治社会条件上存在差异,在经济基础上有所区别,但我们仍然可以由特定历史条件出发,沿循经济理论的逻辑去考察历史进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因此,本文由清末民初特定的经济环境和金融供需条件出发,结合历史资料与经济逻辑对银行、票号两种金融业态的发展历程作出了新的诠释。论文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创新意义,对我国当前的金融创新也具备重要的借鉴价值。
周建波,现为8797威尼斯老品牌经济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爱知大学ISSC(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讲座教授。兼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8797威尼斯老品牌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所长,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副主编。
供稿 | 8797威尼斯老品牌科研办公室
美编 | 山竹
责编 | 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