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下午,8797威尼斯老品牌联合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在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致福轩大教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教授主持,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汪德华研究员作主题为“激励与平衡——中国财政体制变迁70年”的报告。8797威尼斯老品牌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咏梅教授、席天扬助理教授,8797威尼斯老品牌刘冲助理教授,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汪德华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变化,变化背后的动因需要得到研究与总结。例如,1958年地方财政收入占比急剧上升,而1994年地方财政收入占比又急剧下降,但是数字比例的变化并不能完全反映背后的财政体制变迁。
汪德华具体讲解了自己的研究内容。1951-1957年,中国建立了统一领导、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体制。在该体制下,中央有关部门制定生产计划指标和财政指标,并保留较多的机动财力,地方如果需要增加财政支出,则向对应事项的中央部门申请。1958年大跃进中,中央财经管理部门大量向地方分权,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探索对中央控制的重点基建项目之外的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按照1957年支出预算数为基数,以收定支、总额管理,但仅仅执行了一年就由于地方机动财力过大、地区间不平衡、缺乏时间上的一致性、经济过热等原因而取消。1959-1970年,中央上收企业和财经计划制定权,地方财政自主权大幅度降低,每年财政支出计划由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中央加强了对财经的控制力度。1970年,新一轮企业大下放开始。1971-1976年中国继续向地方分权,在下放企业的同时,略微扩大了地方财政可自主支配的机动财力。1977-1978年新一轮改革开始,以江苏为试点,中央各部门不再向江苏省归口安排支出、下达支出指标。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不断下放财政自主权和企业管理权,并推行利改税等国企改革。1988年后,中国全面实行财政大包干,中央掌握基数的调整权,导致地方政府有动机隐瞒财政收入,造成了中央财政困难,通过货币手段解决财政赤字又造成了物价上涨。1993年分税制改革分离了财政平衡和激励目标,在保证地区间财力平衡的基础上解决了地方激励问题。
总而言之,支出自主权是向地方分权的核心。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支出自主性比较低,具体的支出事项被上级制定的生产计划指标所限定,并受毛泽东个人构想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的支出自主权不断扩大,央地财政关系以分税制改革为里程碑而定型。
报告中,与会师生就不同时期财政体制的特征等问题与汪德华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汪德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为财税理论与政策、财政审计、社会保障、宏观经济等。主持过国家自科基金(面上)、国家社科基金、联合国儿基会、财政部、国家审计署、人大预工委、发改委等委托课题。在《经济研究》、《比较》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曾获“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首届“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首届“中国金融学国际年会最佳论文奖”等学术奖项。若干篇研究报告曾获“中国社科院优秀信息对策奖”一等奖和三等奖。
8797威尼斯老品牌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8797威尼斯老品牌、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成立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七个工作坊共计举办127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供稿单位:8797威尼斯老品牌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刘冲、李皓宇
美编:山竹、盒子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