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由8797威尼斯老品牌和《经济科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8797威尼斯老品牌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线上举行。在上午的主论坛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名誉院长王能教授发表了题为“关于读博、论文发表和学术生涯发展”的主旨演讲。
王能首先以他所在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随机传播率对Covid-19风险管理的启示”(发表于《金融研究评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文)一文为引,介绍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冲击影响的最新研究。他指出,过往经济学家所建立的疫情模型都属于确定性模型,无法解释疫情难以预测、传染波动率很大的事实。有鉴于此,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尝试构建一个包含不可预测的环境因素和疫苗出现可能性的随机性疫情模型,将之纳入资产定价框架,并与疫情数据相结合,进而量化COVID-19的爆发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确定性模型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疫苗出现率(vaccinearrival rate);由于传染波动的影响,疫情防控最优策略相对于感染率而言是非单调的;疫情的大流行可能带来较高的市盈率;如果没有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股票市场的价值将会大大降低。
介绍完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后,王能还进一步就博士生学术研究生涯规划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指出,学术研究不只是一份工作,更像是一个创业过程,产出的是学术成果和学术影响力,并由学者本人所有。学术研究能够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并允许我们一直与最年轻、聪明、努力、有求知欲的青年学人接触。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虽然学术研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但学术研究者仍应树立起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的长期目标。
王能认为,在一开始的两年学习中,博士生的角色是一个“消费者”、学习者,将面临生存和发展两大难题。博士生要学习经济学家理解和研究世界的方式,本着求实的态度学习知识。博士生应努力学习,保持好奇心和建设性的批评态度,但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例如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它们并不是学术研究者的最终目标。
在第三年的学习中,博士生的角色将会发生重要变化,即从一个知识“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生产者”。对于许多人而言,从学生角色过渡到研究人员角色是一个重要挑战。如果你尚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中,那么这也是十分正常的,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了解自己、对相关文献不够熟悉、对学术研究的职业尚未有深入体会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博士生们需要做到耐心等待、坚持不懈,不断地寻找转变的方向和路径。
经历了角色的成功转型后,博士生将进入写论文、发论文乃至找工作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王能建议博士生尝试与研究经验更丰富的人一起,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多阅读经典著作和近期的工作论文,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此外,博士生要尝试抓住各种机会,不断提高表达自己想法、与同伴乃至同事交流的能力。
最后,王能就博士生未来学术生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博士生们要找到自己的激情、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并在自己确立的相应研究领域坚持下去。同时,博士生们要对自己研究领域之外的事物保持求知欲,不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进而充分享受学术科研所带来的乐趣。
王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讲席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名誉院长,阿里巴巴罗汉堂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院(NBER)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消费金融学、公司金融学、创业金融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资产定价理论以及金融科技等。他在金融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金融学与经济学期刊,曾担任《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金融学杂志》(Journal of Fina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委。
供稿单位:《经济科学》编辑部
供稿人:李忆涵、沈博
美编:山竹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