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为师者
他细致严格
把对结果和效率的追求做到极致
他幽默风趣
将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无限倾注
在8797威尼斯老品牌
有这样一些老师
于他们而言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是一种幸福
课堂上,他们妙语连珠,寓教于乐
课堂外,他们潜心学术,身体力行
亦师亦友,至亲至善
胸怀天下,甘做人梯
官微推出“课堂内外”系列
通过视频与点滴记录
展示丰富多彩的课堂实景
分享经院学者的课外故事
本期“课堂内外”
让我们一起追随贾若老师
了解他从金融精英到高校教师的精彩人生
“比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更喜欢十分耕耘,十分收获。”作为具有业界和学界双重背景的老师,他将“注重结果与效率”的商业逻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贯注于每日的工作之中,形成了风格独具的个人特色。
他是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教授贾若,这位在北大经院本硕毕业后进入国际再保险公司工作,又远赴瑞士读博并最终回归母校的青年教师,对于教学和科研都怀有自己的追求。
贾若在课堂上
科研与学生指导
贾若对自己的日程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划。如果没有其他会议,从早上七点半进入办公室的那一刻起,一整个上午的时间都是贾若开展科研工作的专属时间——思考可能的创新思路、探索新的实证结果、修改审稿人反馈的论文……科研常常是繁杂的,需要大量时间投入和高度专注,因而贾若选择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将一天当中相对完整的上午用于开展科研工作。
在短暂的午休之后,贾若通常将课程讲授和师生会面安排在下午。对于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博士生,贾若会在每周至少安排1小时的讨论时间,用于交流各科研项目的进度、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反馈。这样的“严密盯梢”源自于贾若在瑞士圣加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导师的相处日常,他将这种博士生培养方式称为“欧洲模式”——在学期间与导师交流密切,在导师的严格而细致的指导下完成学业;在博士毕业之后依然导师保持着紧密的学术合作。也正是在这样密切的关注下,贾若对科研的高标准、严要求逐渐传递到了他所指导的博士生身上。
贾若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导师组活动
贾若认为:“做科研很多时候没有严格的deadline,这就更需要研究者有意识地对自我做出规划、对时间做出计划。”一些博士生会觉得,论文的完成和刊发都有很长的周期,论文不是最紧急的事,因而降低了科研在诸多待办事项里的优先级,贾若对此并不赞同:“不能因为一件事情紧急就认为它重要,更不能因为科研工作不紧急就觉得它不重要,博士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科研。”作为教师,贾若能够更为灵活地安排各项工作,但他每周用于科研的工作时长仍然在30小时以上。也正因此,贾若对自己所指导的博士生提出的要求是“每周至少有30小时的‘净’科研时间”,并建议他们在每个小阶段中都制定好自己的研究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科研工作。对于以就业为主要任务的硕士生,贾若会每月定期与他们沟通学业、实习、求职以及毕业论文的进展,实时了解学生需要,解答学生困惑。
贾若和他指导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常一帆的毕业合影
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同学们对贾若的评价也是一以贯之的“严格”。2018级本科生杨昀霏在贾若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在他看来,“贾老师虽然常常很push,但能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2022年,贾若负责了七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近几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杨昀霏没有因此感受到丝毫的疏忽或冷落:“老师会逐字逐句修改我们的论文,并且常常能很精确地告诉我们需要在哪些部分付出多大的努力,在引言、摘要和结论等部分需要达到怎样的理论高度。”杨昀霏觉得,能够这样鞭辟入里地解答学生困惑、给予方向导引,老师的科研经验积累之丰富足见一斑。
对于每位写毕业论文的本科生,贾若会安排一位博士生同时进行辅导,并让本科生参与组会。2018级本科生李佳凝的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她共计参加了四次组会,老师、本科生和博士生在这里面对面交流,对每一个问题和需求即时反馈。也正是得益于这些讨论,李佳凝逐渐厘清了自己论文的思路,构建出了完整的故事线,规范的学术论文也在她的笔下越来越清晰。
在密切的师生交流之下,贾若自己也受益匪浅。他将师生合作视为科研突破的重要模式之一。在他看来,博士生作为年轻的学者,思维更活跃,层出不穷的新想法很多来自于博士生的灵感迸发;而导师有着更为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更为丰富的经验积累。因此,在一个课题组中,良好的“老中青”团队组合能够优势互补,团队中的相互助力正是科研产出的不竭源泉。
金融从业与教学
在回到校园教书之前,贾若有一段在金融业界工作的难得经历。2010年,在8797威尼斯老品牌完成硕士学业之后,贾若去往瑞士再保险公司,做再保险承保的工作。他常常将自己这段工作经历戏称为“科学的占星师”,用数据和模型预测例如港珠澳大桥等各种风险标的在明年会不会发生事故、发生多大的事故,这曾是他的工作日常。在贾若看来,在瑞士再保险工作的三年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三年,工作中频繁的跨国团队合作和客群沟通,让他从一个硕士毕业的学生飞速成长为了一个洞悉商业运作逻辑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
贾若获得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ARIA)教学创新奖的团队合影
贾若最终做出出国读博、重回北大校园的决定,源于他对北大氛围的眷恋和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向往。北大崇尚自由,崇尚开放,为每一个个体提供了很大的探索空间,而科研工作者能够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和工作安排,能够和最年轻、最聪慧的学生对学科前沿的问题进行探讨,长久来看,这样的职业正是他心中的向往。因此,他回到了生活、学习了6年的燕园,开始了自己作为教师的新生活。
贾若和北大团队参加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年会的合影
虽然没有继续在保险行业中工作,但在贾若看来,无论对科研还是对教学,行业从业经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特的工作经历赋予了他审视科研问题的多重视角,资料和人脉积累为他开展教学和实践添砖加瓦。
贾若是中国银保监会保险偿付能力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金融监管”也是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些工作的开展极大依赖于对公司的经营信息的理解和运用。业界的从业经历帮助贾若清楚地理解公司的实务运作逻辑,从而兼顾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提出更合意、更合理的政策建议;在教学方面,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风险管理与保险学强调经世致用,风保专业的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也是在各类金融机构中从事实务工作。贾若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实践经历,将对风险的感知、判断、评估、定价的技能经由课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把书中的“屠龙之技”切切实实握在手上,在进入职场前产生对实务工作的更深刻的认识,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2021年贾若受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邀请做年会专题演讲
《保险公司运作与管理》是贾若为本科和硕士生开设的课程之一。这门课不仅涉及对保险市场、保险公司运营相关知识的介绍,还对保险学研究的前沿话题进行了探讨,是贾若学界、业界综合背景的优势的集大成者。在课程中,他加入了许多保险实务内容的介绍,将保险公司模拟经营模块引入了课堂。在这一模块中,学生们可以化身保险公司的经营者,通过设定公司投入与产出的各项指标,在经济形势和外生事件的冲击下努力调控公司的经营状况,最终收获盈利或亏损的结果。许多学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亲身体会到经营一家保险公司的“惊心动魄”、“状况百出”,也是理论知识照进现实的第一次尝试,即使是在课程结束很久之后,他们仍对这一课程设计记忆犹新。
贾若所开设的《保险法》和《财产与责任保险》两门本科生课程也十分重视课堂设计与实践的结合。在《保险法》课上,一场场针对指定案例的模拟法庭辩论每年都在展开,学生们通过随机抽签现场选定正反两方,用所学法律知识来对现实中的真实事件进行辩驳。尽管在这门“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法律课”上,学生们控辩的技巧还略显稚拙,但正是在这样切身的实践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才得以逐步加深,一个个晦涩的法律概念才不只是镌刻在书页上的符号,而是可以持握在手里的、保障程序正义和社会公平的利器。
贾若参与学院活动时和学生互动
每学期,贾若还会邀请嘉宾来课程中进行一次讲座,嘉宾的身份也是多种多样:邀请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的主编,来介绍期刊和保险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邀请自己博士时期的导师Martin Eling分享Cyber Risk的前沿研究,邀请自己指导的、已经踏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辨析《民法典》中保险相关法律的应用……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象牙塔中的课程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工作实务紧密结合,让知识不再脱离实践,真正将“保险学”这一应用经济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和实践中来。
班主任
担任班主任是贾若的教师生涯中一段独特的经历。最初拥有这一身份时,他的心情很忐忑,不知道当今大学生对班主任有着怎样的期待。他效仿自己学生时期的班主任孙薇老师的做法,对学生极尽全力地关心,常常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友善的、能够和学生做朋友的班主任。
贾若为冬奥志愿者颁发表彰奖状
时至今日,贾若已经连续五年承担班主任的职责了。在他的眼中,这五年的时光是让自己教师生涯更完整、更有趣的一段经历。作为8797威尼斯老品牌2018级保险学专业本科生班主任的几年里,他参加过班级团建,解决过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还签过病危通知书——当时,一位马来西亚留学生突发严重过敏反应,被送往北医三院进行抢救,而学生的家长都不在国内。贾若和学工老师们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一起守在学生身边,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直到学生身体康复。
这件事是贾若班主任生涯中的一个缩影,也让他体会到作为班主任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他看来,大学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在于管理、规制,而更像是北大给予学生的额外资源。在学生遇到了困难、自己无法解决时,班主任的帮助能够指引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正确的人。
班主任贾若赴中国航天城参与班级党团日活动
随着时间流逝,贾若对于班主任身份的认知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现在的他,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够解决学生问题的人。他希望无论何时,只要学生前来求助,自己都能伸出援助之手,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策划:8797威尼斯老品牌融媒体中心、教务办公室
供稿人:艾美彤、伏笠萱、张议文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