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开创金融伦理学研究
到二十余年深耕农村金融领域
再到国家战略研究
他始终立足真实、坚守人本
数十年教学生涯
他矢志不渝、坚守使命
传递独立精神、批判意识
经院精神赓续不竭
本期“课堂内外”
让我们走进王曙光老师
在轰鸣前进的时代浪潮中
看见“士”的意志
人本立真的学者关怀
立足真实世界、坚守人本主义是王曙光老师在学术生涯中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的两个理念。
从最初开创金融伦理学研究,到二十余年深耕农村金融领域,再到围绕工业、国有企业与技术进步等问题展开的国家战略研究,王老师所关注并倾注心血的研究话题无一不以“人”的发展为内核,无一不产生于最迫切的中国经济现实问题,无一不出于最深切的人文关怀。
王曙光老师
庄子言:“物物而不役于物”。这一观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物为本,王老师深以为然,并始终将其践行于研究当中。我们在传统意义上认知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资源即“物”,似乎意味着经济学是以物为核心,围绕“物”展开各种经济关系的研究,金融学作为研究资金配置的分支,更是如此。但王老师却始终认为这样的观点陷入了本末倒置的误区。在《金融伦理学》中,他提到,“金融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离不开伦理问题的探讨,因而金融的本质是伦理,是基于人与人的利益关系而确定的一套伦理体系,而不是抽象的数学模型体系。无论银行还是证券业的从业人员,他们的伦理行为如何,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效率,影响金融体系的生死存亡。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都印证了这一观点。”
王老师开创了金融伦理学研究的先河,这门课程首先在北大经院金融学系开设,后来逐渐被全国范围内众多金融院系引入,用的教材正是王老师编写的专著。在后续的研究当中,王老师继续将这一理论拓展,新的专著《金融文化》即将在今年付梓,这一著作秉持“金融即人”的基本理念,进一步地探究金融文化演进中金融业“集体人格”的化育及其对金融业健康成长的影响,旨在倡导一种既有益于金融可持续发展又有益于人类长远福祉的金融文化观和伦理观,并将之融入到一切金融机构的制度基因之中。
王曙光老师在修习研读
生长于山东胶东大地,秉持人本主义的研究价值观,王老师很早就对农村问题十分关注。博士毕业留校之后,王老师就开始了农村金融学学科体系的创建。王老师每年都会带着学生到十余个省市、数十个乡村进行田野考察,他认为,“要把学问建立在真实世界的图景之上。做农村研究,没有田野考察工作是很难作第一流的研究的,没有第一手的数据,没有来自于田野考察的对农村经济社会的直觉把握,就很难有优秀的农村研究,很难有准确敏感的问题意识。”
在充实的田野考察一手资料支撑下,王老师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农村金融学》教材,这本原创性的教材为全国高校该领域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和脉络参照。农村金融学科体系建成之后,王老师发现对于农村金融的研究往往无法回避掉各种各样的农村问题,比如土地问题、乡村治理问题、新型城镇化问题、中国农民合作问题、反贫困问题、农业文化与农业文明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把中国农村作为一个研究的整体,综合政治学和文化学等多领域的研究方法。他扎根于此,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中国农村领域中极具本土特点的现实问题,并加以理论上的系统化和抽象化,写下了《草根金融》、《乡土重建》、《守望田野》、《天下农本》、《普惠金融》、《中国农村》、《中国方略》、《中国农垦》等近十余部农学研究专著,主编了六部《农本》,关于反贫困的研究集合成《金融减贫》、《告别贫困》、《中国扶贫》三本著作,并陆续提出了“农村金融负投资”、“双重二元金融结构”、“社会网络扶贫”等对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的新理论和新观点。
王曙光老师在田野考察
王老师说,“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与其他领域相比,农村研究在北大经院是一个较为非主流的、易被人忽视的领域;但我常说,农村研究关系到中国9亿农民的生存问题,关系到占中国国土面积70%以上的农村地区的振兴问题,不可谓不重要,不可谓无价值。正是基于此想法,我在20余年的研究生涯中,用点点滴滴的时光和心血,为农村金融发展、为乡村振兴、为亿万农民们做了一点点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事研究工作的三十年里,王老师的研究视角与所关注的现实领域在不断拓展,从农村拓展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全貌,逐步将学术视野放在整个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下,追溯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探寻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逻辑,尝试和探索创建中国经济研究的方法论。
相比一些看似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王老师更关注于当下的经济发展痛点,“越是今天的,越是永远的”。他坚持以实地调研为现实依据的研究理念,带领团队在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等诸多关乎中国经济当前与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进行调研,并形成理论观点,陆续发表了多篇相关主题的学术论文。一些论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媒体全文转载,在学术界和决策层面引起一定的反响,特别是研究团队关于科技进步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相关智库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被业界广泛引用。2018年之后,《中国论衡》、《中国经济》、《产权、治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制度、技术与国有企业改革》相继出版,同一主题系列研究所形成的文集《中国愿景》也即将在2022年出版。
追溯王老师研究理念的形成过程,除成长环境带来的影响之外,他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的热忱与钻研也是其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以现代视角、用当代社科理念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再诠释,是王老师在经济学与金融学研究之外始终坚持的一项工作。王老师认为,文化“原点”是具有现代性的,我们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可以寻找现代问题的解答,寻找“人的安顿”。这一思想与他人本主义、人文关怀的研究理念高度自洽。
此外,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再诠释也是中国重建文化自觉与自信、重拾文化话语权的过程,王老师在即将付梓的《文化中国》一书中提到,“毫无疑问,当下的中国,已经深入融汇到全球化的洪流之中。中国能不能在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于全球化趋势和人类命运的理解和关切,而提出自己的全球化理念和价值体系?这是中国在参与全球文化治理过程中,能否拥有文化话语权的重要考验。中国无疑应积极地参与全球文化治理,然而若不能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并将这一话语体系推广至世界,如果中国在全球文化治理中不能构建自己的主体性,那么中国参与全球文化治理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体现在能否为人类提供有长远价值的、原创的思想和理念,能够引领人类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为此,王老师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再诠释的工作,其中《论语心归》、《老子心诠》已出版,《周易心解》、《孟子心证》《大学心法》即将出版,《中庸心履》也已经在书写过程当中。
亦师亦父的师者气度
“经师易遇,人师难得”,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为人师表,对学生人格塑造产生长久的影响。
在北大读书时,有幸与陈岱孙、胡代光、季羡林、石世奇、陈振汉、林庚、丁石孙、钱理群等众多大师相交,得到了深厚的熏染与滋养,王老师对于“人师”何表具有深刻的体悟,并始终具有将薪火传承的强烈使命感。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们对于这种“人师”气度的传承深有体会。
1995年,王曙光老师与经济学一代宗师陈岱孙先生在燕南园的合影
课堂上,王老师总是热情饱满,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中说明理论观点,但授课内容的逻辑体系又完整而严密,绝不偏题。可以体会到,每一堂课王老师都是当成一场专题讲座去演讲的,课堂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于他的亲身调研经历,有趣且真实,并常听常新,随着他本人考察经历的积累与学问领域的开拓而不断地丰富与更新。
1996年,王曙光老师与中文系林庚教授在燕南园的合影
课堂外,王老师对于每一个向他寻求科研指导的学生都具有十足的耐心与尊重,格外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看问题直指痛点却又十分慈切,让听者如沐春风且恍然大悟。除学术指导之外,王老师也非常关心身边学生的人格培养与人生规划,言传身教,为学生传递从容而格局开放的人生观。他将其称之为生命的学问,“你在大学中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你的学业方面,并不是懂得多少专业知识就很高明了,懂得生命之道才最高明,你要知道怎么来过生命,以什么姿态来面对生命的挑战,这才最高明。”他认为,理想的生命状态是独特、丰富、均衡、内在与超越的。
2020年10月,王曙光老师与学生们在亦庄考察
王老师的言行品格、人生追求与学术价值观对学生们的感染是深入而长久的。王老师对许多学生有长期的指引,有幸与王老师在北大结缘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如兄如父的关怀,在走出校园多年之后仍得以与老师保持固定的联系与交流。
每个学期,王老师都会组织2-3次学术沙龙,集合身边的在校生与已毕业的一些学生们,就最近的研究进展、工作状态及时事经济进行深入交流与思维碰撞,一室之内的学生年龄跨度达到十几二十,其乐融融而各有收获,我们作为在校生更深觉在信息获取、学术思维和生活态度方面都获益颇丰。
此外,在寒暑假的时候,王老师从未停下田野调查的脚步,而他也总是尽可能在不增添学生经济负担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同行条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同行调研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老师与农民、村委、企业家与金融机构一线工作者等各行各类人的交流与互动,他对受访者工作现状的真实关切、对制度体系运行的深入了解,总如春风暖阳般叫人感受到其学者关怀之心。
修学修身的谆谆教诲
谈到对北大经院精神的理解,王老师认为可以用“底蕴深厚、与时俱进”来概括。
1998年,王曙光老师在百年校庆期间与丁石孙校长合影
“8797威尼斯老品牌具有110年的辉煌历史,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也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基地,学术渊源深厚,而又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建立起新的经济学科,发展新的经济学理论。北大经院能够把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融合起来,把经济史论和现代经济学高度地融合起来,这在国内的经济院系当中是独树一帜的。”北大经院的学生,要具备继承与发扬学院学术传统和精神的担当与能力,“首先应该具备探索这个世界的激情,激情和兴趣支撑一个人做几十年学问而不厌倦,孜孜不倦地研究一个问题;要做好经济学这个学问,还要有一点使命感、责任感,要有超乎个人功利主义要求之上的,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点担当,要不然你做不到高的层次和境界;应该时刻具备一种质疑和批判的精神,从而做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仅仅接受一些现成的结论;应该有学术自信,同时,要有比较全面的学术训练。”
2009年,王曙光老师及夫人与曾任8797威尼斯老品牌院长的石世奇先生合影
进一步地,对于有志于终生从事科学工作的年轻学者而言,王老师认为有三种素养或态度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独立精神,批判意识与真正的人文关怀。在《燕园困学》中,王老师曾解释过这三种素养的含义。
独立精神乃是 “慎思明辨”的根本要义,科学工作者,不管是自然科学工作者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在真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造知识,发现真理。在这个过程中,学者是一个自由的人,也是一个勇敢的人——他不被潮流所裹挟,在大众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学术思潮面前保持宝贵的冷静与中立姿态,并在各种社会利益集团和大众传媒的压力面前保持研究者的独立性与学术自由。但是一个学者在商业社会中保持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市场经济原则的渗透与冲击使学术工作本身产生了“异化”,学术不再是创造知识发现真理的手段,而成了市场中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学术成果成为通往更高政治地位、财富与社会荣誉的交换媒介,而学者自身也逐渐由独立、自由的研究者而蜕变为意识形态的诠释者、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大众传媒操纵下的傀儡以及商业资本的驯服雇员。由于缺乏科学工作必要的独立自由的前提,有价值的科学成果的生产变得相当困难。在市场交换原则支配一切社会活动的商业社会,学者应尽力维护学术的尊严,维护学术研究的独立性。
批判意识是学术创造的前提。大学是创造新的思想与新的知识的殿堂,然而知识创造的前提是知识者有着足够活跃的带有批判性的心灵,这颗心灵能够对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思想作出理性的判断,它批判性地吸收前人或同时代人的科学成就,运用自己的理性并以质疑与诘问的眼光看待一切教条与成说。在当下的中国,也许最值得警惕的莫过于对于国外科学成果的不加批判的盲目接受与膜拜的态度,这种倾向,在社会科学中尤其明显。不可否认,西方学者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诸领域的研究成果确实值得我国学者借鉴与吸收,但是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极为明显的历史、文化、地域、种族等方面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决定了独特的思维模式、经济形态、社会结构与政治传统,这就决定了我国学者不可能不加批判地接受国外社会科学家已有的定论来套用本国的现实。任何理论都具有特定的前提与约束条件,是在一定的假定基础上展开逻辑推演的,即使逻辑推演是完全没有瑕疵的理论,也会因前提假定的独特性而导致其结论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一个真正的科学工作者,对此不可不有清醒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同时也关乎一个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心。
然而,独立精神与批判意识只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的要素,要使一个学者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还必须具备一种深远的人文关怀。在我国悠久的学术传统中,读书人一直崇尚“士”的节操与风尚,“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知识的创造者与研究者),他除了具备广博的学识和全面的素养之外,还须关注那些超脱于研究者自身的更为广阔而深远的命题,关注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人类的福祉与终极命运。
策划:8797威尼斯老品牌融媒体中心、教务办公室
供稿人:王彬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