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10月16日下午,8797威尼斯老品牌联合《经济科学》编辑部,召集8797威尼斯老品牌党委委员、党政班子成员、专家学者等40余人举行“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8797威尼斯老品牌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精神专家座谈会”,第一时间深入学习领会大会重要精神。以下是部分专家学者的心得体会。
张辉
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院长、经济学系主任、教授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它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党的二十大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与时代使命展开,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中国共产党建立百余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从“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到确立“四个现代化”目标,再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从经济建设总目标,到“富强民主文明”的战略目标,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战略目标,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内涵的理解日益深化、广博。
从“两步走”百年图强宏伟蓝图,到“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到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再到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日臻具体、完善,这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秀品质。
如今我国已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持续明确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极大程度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勇向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王跃生
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的第四部分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当前,这一论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未来也影响深远。它澄清了近期社会上流传的各种观点、思潮和争议,比如是不是还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如何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论述为今后五年、到203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必将极大地提振全党和全国人民干事业的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上的报告,再一次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的成熟和智慧。这就是,党的方针政策一旦确定就不会轻易动摇,保持初心、保持定力,不为国内外时局变动和各种风云变化所左右;同时以党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使命担当为基础,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和完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立时代潮头。
郑伟
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教授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保障作为“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是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又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十年我国民生保障取得重大成就,在“民生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展望未来,党的二十大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并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保障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现实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诸多新的风险挑战。谋划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应当把握科学的方法论,包括系统观念、战略眼光、风险意识、国际视野、规律认知,以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支撑力量。
王一鸣
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金融学系主任、教授
报告提出自十八大召开以来的十年,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党的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条件,并对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的总战略安排。报告旗帜鲜明地指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报告凝聚共识,使我们对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满了信心。
当下,我们正面临国际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的关键时期。报告中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表述,结合本人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过程,深刻体会到市场配置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巨大威力,如何进一步协调结合好两者关系是值得深入思考和具体实践的,包括官员考核评价等问题,都需要智慧解决。相信在不断实践、改进、再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能力设计一套好的制度安排,全国人民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我党制定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尽早实现。
张鹏飞
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主任、副教授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当今世界“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百年变局中,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方案。我们既不可以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允许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更有实力去实现这个伟大目标。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建波
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经济史学系主任、教授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既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要两手抓,一方面是不断做大“蛋糕”,发展生产;另一方面是分好“蛋糕”,解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矛盾,降低基尼系数。生产力发展是消除贫富分化的重要手段,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历史告诉我们,生产力发展后,在缺乏有效的分配制度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矛盾肯定会凸显,古代有太多想要抑制兼并和税制改革的例子,但往往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难逃历史周期律。所以要发挥国家政策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不能仅仅靠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主要发挥再分配的作用,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财政手段、金融手段等等调节收入差距。但在这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自发的慈善力量。历史上这种发挥社会慈善力量的例子很多,比如地方乡绅荒年平粜、赈济的救济举措。用好社会慈善力量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的经验,推动新时代社会慈善事业持续发展。
于小东
《经济科学》常务副主编、编审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过去五年、新时代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进行高度总结的同时,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战略,确立了党和国家未来的长期发展道路和目标。《经济科学》作为由8797威尼斯老品牌主办、在经济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期刊,一定要在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0多年前,《经济科学》的首任主编陈岱孙先生在杂志代发刊词中就曾指出经济学研究“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如今我们又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经济科学》要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关注会议报告中提出的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促进中国经济学研究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决策服务。
在选稿方面,《经济科学》将坚持以下导向:一是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为重点,以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助力“三大体系”建设。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迫切需要阐释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自主理论创新,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三是在时代前沿和国际视野中讲好中国故事,与优秀学者一道共同推动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四是继续支持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北大传统优势学科和田野调查等基础性研究,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希望学术界向《经济科学》提供更多符合二十大精神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稿件。
刘冲
北大8797威尼斯老品牌财政学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
收看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大作报告时,令我备受鼓舞,深刻体会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重大成就、不断进行的伟大变革。在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一要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更指引了我未来教学科研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进一步聚焦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过程,加深学生对我国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数字经济等方面产业政策的认识,讲授好政策评估工具,指导学生利用大数据、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全面地评估与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产业政策的前瞻性、合理性、有效性,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自信和自豪感,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程教学中。
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我将进一步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打造经济思想的创新,以研究成果咨政启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我将持续关注中国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等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以微观大数据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交叉学科平台,通过“有组织的科研”,聚焦近年来取得飞速进步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针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特点、当前影响和未来动向,形成学术论文和咨政报告,一方面供政府部门参考,为科学决策尽绵薄之力,另一方面也争取在国际学术舞台和学术话语体系中,贡献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在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二十大报告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能够在北大当一名老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能够参与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事业,我与有荣焉。
供稿单位: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会议整理:闫强明、毕悦、黄文心、刘婷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