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衍生,事经传承
教痕博雅,文溪澄澄
从治史到经世,不变的是赤子之心
以严谨传薪火,坚守的是至诚之道
他十年求学,箴言哲语驰于古今
他十年执教,蕙质馨兰名满中外
评史五千载,论事三万程
他崇文以自守,心静而自珍
讲堂穆穆,薪火繁盛灿如星斗
论坛侃侃,未名湖水伴月闻声
本期“课堂内外”
让我们走进管汉晖老师
感悟他治学与经世的哲思
“史论见长”一直是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学术传统,这里既有赵迺抟、陈岱孙、陈振汉、赵靖等老一辈经济学家筚路蓝缕、皓首穷经,也有一大批奋发有为的青年学者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管汉晖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潜心向学,在自己的领域内砥砺深耕,从历史学迈入经济学,二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青春与理想。
管汉晖老师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管汉晖老师是历史学出身,本科和硕士学习历史学,博士和博士后阶段转而研究经济学,并最终将两者紧密结合,走上经济史学的研究道路。走进管老师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摆满书籍的书柜,其中以历史类和经济类书籍为主,书桌上则是几本有关国际经济、货币的书籍,反映了他的学术道路和研究方向。
谈及本科为什么选择历史学,管老师说:“我对历史很感兴趣,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等,所以从高中学科中选择了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这么发达,报专业也还不是市场导向,基本就是按照高考的科目选志愿,大多数高考生都会选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中文、哲学这些专业,“历史学”比“经济学”更为人所关注。正是如此简单而朴素的理由,在高考报志愿时,他选择进入历史学专业学习。
然而,进入历史学专业后他才发觉,真正的专业学习、训练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自己读的历史书和专业训练实际上有差别,读大学后发现历史学并不是以前想象的那样,在电脑远未普及的年代,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做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卡片摘录,这是艰苦和枯燥的工作,但是是历史学的基本训练。”
管老师在课堂上
历史学是一个很大的学科,有偏人文学科的历史学,强调考据原始资料;也有偏社会科学的历史学,强调思想逻辑推演。这种差别,使他逐渐找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社会科学的历史学。后来制度经济学在国内兴起,在读遍诺斯、格雷夫等人的著作后,管老师立刻着迷于这套理论体系,而制度经济学属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恰好与他的知识结构和兴趣比较匹配,因此他在博士阶段转到了经济学的研究上。但在报考博士时,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老师招生满额,管老师被阴差阳错地调剂到了国际经济学方向,“所以转向经济学研究是很偶然的因素,其实并不是按照自己设想的路径发展的。”
历史学出身的学者们,分析问题时都会带有历史的纵深感。在管老师的课堂上,他会常常提起自己非常喜欢的经济学家卢卡斯、克鲁格曼等人,这些学者有一个共同点——都受过历史学训练。“我特别喜欢卢卡斯,他的工业革命、人口转型这些研究,读起来特别激动人心。克鲁格曼也是用很简单的模型来描述非常深刻的经济学道理,不需要太复杂的数学模型。”也正因此,历史学的基础给了他一个独特的优势和研究的视角,并进而使他将历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开始经济史方面的研究。
管汉晖老师开设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论》是经济史专业博士生的必修课程。我作为一名经济史专业的学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管老师在课程编排上的良苦用心。课程以经济史领域的经典文献为引子,借助文献的研究问题和背景来点出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常用方法。在每一专题中,管老师都能将经济理论、历史事件、计量方法三方面游刃有余地融汇起来讲解。即便这是一门以方法论为名的课程,也丝毫不让人觉得枯燥,反倒更使人感觉贴近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最本质的模样。同时,作为一个初涉研究领域的新手,管老师的课程也让我收获到许多来自前辈的朴素经验和恳切建议。比如老师会带着我们逐句解读文章内容,仔细体会每一句话背后作者的意图,从而学习文章的写法。得益于管老师的提点,我才得以意识到以往读论文过程中的许多疏漏之处。管老师简洁明快、切中要害的讲课风格和严谨认真的治学品质都让我受益匪浅。能够选修管老师的课程,我觉得我们非常幸运!
——2021级经济史专业博士生汪欢颜
“那个时候经济学博士的毕业就业去向只有两个,要么进银行,要么当老师,加上我确实对学术、对纯粹知识有一定的兴趣,而且家庭里当老师的人非常多,从小耳濡目染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比较受人尊敬,所以最后决定当老师、走学术道路。”博士毕业后,管老师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清华读博士后的三年时光,为他之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钱颖一老师为了推动清华经济学科的发展,在经管学院设立了“特聘教授制度”,从全世界邀请许多不同领域内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到清华开一门短期课,用半个月或一个月上完一门课。管老师在清华时恰好是特聘教授制度广泛推行的时候,因此他听了很多特聘教授的课,“得益于这个制度,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了解到了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这对我来说是在清华最难忘的经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管老师在本科、硕士阶段都就读于历史学专业,博士阶段转到了国际经济学方向的研究上,当时的他其实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把经济史作为以后一生的研究方向,而是在读博士后时才确定了这一点。为了寻找好的选题,他将经济学top5期刊上近十年所有经济史相关的文章全部打印下来,一篇一篇精读,然后自己想选题、找数据,看什么样的题目能做。
通过博士后前两年的学习和积累,管老师在博士后第三年的论文发表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一连发了三篇《经济研究》,可谓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一直都认为,我们这些研究者其实应该感谢国家,这是由衷的,不是冠冕堂皇的话,确实应该感谢国家。因为如果我们国家是一个贫穷的无名小国,就没有人关心中国的过去,正是因为中国1978年之后经济高速增长,一直增长到21世纪初,中国的经济转型这么成功,它的增长才被全世界所瞩目,也被学术界所关注。”
管老师与博士生合影
人生有很多偶然因素,在管老师做这个领域的研究之前,大家不认为中国过去的经济事实有多么重要。然而,历史是割不断的,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关心,经济增长得如此快的国家,它的历史起点如何?它的过去是什么样的?学术界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增长了,相对以前,经济史的文章更容易被期刊所接受。
管老师说,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最初发的一些文章水平很低很青涩,但是做学术就是这样,经济学研究不是写小说、写诗歌,必须要有积累,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这和爱因斯坦的三个板凳的故事是一样的道理。有时候面子没有那么重要,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从懵懂变得成熟,从青涩到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自己的博士生如果刚开始的几年没有发表,我从来不指责他们,只要他们在努力学习,发表是迟早的事情。”
在他看来,经济学更侧重于理论,强调从事实中抽象出一般化的规律;而经济史更关注历史事实,强调用历史事实、历史数据去描述长期规律。经济史和经济学的关系是既有交叉又有独立,有交叉的地方在于经济史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它在研究方法上以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独立的地方在于经济史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关注、研究的问题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又有一些不同。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赋予经济史以独特的魅力,如果说经济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那么用长期视角研究人类社会历史中的问题的经济史学科则更具魅力,它对长期经济增长、各个国家收入分配变迁、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等问题的关注深深根植于人类历史,弄清楚来龙去脉不仅对社会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学者来说,也十分具有成就感。
管老师在《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的课上有详有略地带领我们阅读文献,不仅指出文章的闪光之处、鼓励同学们提出不同的观点,还告诉大家瑕不掩瑜,不要被一些小问题、小缺陷绊住手脚。管老师常和同学们强调研究要从经济学理论出发,还乐于和我们分享自己灵感是如何产生的、文章是如何一步步改进的,并引导我们从优秀的文章中发展自己的研究,这为我们初入科研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管老师于己谦虚,对同学们往往不吝于表扬,如果发现同学们治学态度上有所偏误,管老师也会直言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2021级经济史专业博士生金雪晴
而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国家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也有所差别。管老师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如中国历史GDP的估算、货币和财政体制的长期演变、中国工业化历史等,均在学界引起关注和反响。关于近期的研究方向,管老师谈到他对全球化和工业化很感兴趣,目前在做中国历史上的全球化过程,就是基于国际经济学理论,研究不同时间段中国卷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方式。对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未来,管老师抱有强烈的信心和期待:“未来几年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研究的问题、挖掘的数据会越来越多,也会有越来越多重要的成果;随着时间发展,也可能会有人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纯理论研究。总之,中国经济史研究还远没有见顶。”
经济史的学科属性让管老师极其重视国际视角,他也有多次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2014年9月,他前往美国哥伦布俄亥俄州立大学参与经济史学会年会(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这次会议让我很受震撼,了解了经济史领域最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水平,也因此有了自己努力的一个方向。”回忆起这次会议的经历,管老师还幽默地提到他当时还拼命学习英语,虽然最后没有上台主讲,但英语水平的提高也算是参加国际会议的收获之一了。管老师还多次参与过经济史学会年会(Economic History 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会议上和外国同行交流讨论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每年暑假,8797威尼斯老品牌都会组织师生到全国各地进行暑期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经世济民”的初心。谈及在经院的十多年来最为难忘的回忆,管老师非常兴奋地介绍起了他作为带队老师的两次暑期实践经历。
第一次是在2010年,管老师带着8个本科生赴黑龙江的建三江农场开展实践活动。管老师的家乡在湖北省,“当时的刻板印象一直以为中国的农业都如湖北江汉平原上的小农经济一样,一个家庭几亩地,地和地之间用田埂隔开。”到了黑龙江之后,看到那里的大农场一望无际,他不由得发出感叹:“中国居然也有这么大的农业,从育种到收割,全部机械化操作,而且没有田埂小路,就是一大片绿油油的农田,劳动生产力肯定特别高。虽然我在博士期间读过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也接触过黄宗智的‘内卷’理论,但这次实践还是完全扭转了我的认识。”
在这次暑期实践中,管老师和学生们同吃同住了十天左右。大家白天参观中国的现代化农业、国家粮仓的运作管理;晚上讨论怎么写报告、怎么处理数据。当时正值世界杯,所以晚上大家会挤在一个房间里一起边聊天边看比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第二次是2013年管老师带着学生们前往北京市昌平新元科技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创新型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相关调研。在那里他们参访了“睿能科技”等企业,了解了储能行业的现状以及企业当前发展运营情况,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历给了管老师很大触动。
管老师在座谈会上
访谈的最后,管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在读博士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人生经验。在他看来,人和人是不可比的,每个人的性格、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知识积累都不同,因此每个人做学术、“上道”的时间也都不一样。由于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博士生而言,如果决定毕业后继续做学术,在博士期间就要少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要更多地读paper,练习学术写作,锻炼自己的经济学技术能力。如果决定以后不走学术的道路,譬如选择去政府部门,客观来讲就不需要许多经济学技术层面的训练,而是应多多接触现实经济,应更多花时间在政策研究而非理论研究上,可以通过写报告、调研等方式多多了解现实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在规划方面,管老师为在读博士生们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不要太看重眼前,要把目光放长远。第二,不要太看重物质利益,因为这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要时刻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第三,无论今后是选择做科研、当老师,还是做公务员,还是去央企、私企、券商、基金等单位,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还是应该系统地接受经济学的训练。
“有些理论知识也许短期看起来是无用的,但是如果你把这些知识学清楚、学明白了,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后,它的用处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策划:8797威尼斯老品牌融媒体中心、教务办公室
文字:黄文心、陈洲扬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