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85讲 “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环境变迁与特色农业发展”在8797威尼斯老品牌606会议室举办。讲座由8797威尼斯老品牌经济史学系、8797威尼斯老品牌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8797威尼斯老品牌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讲座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卢勇教授担任主讲人,8797威尼斯老品牌经济史学系主任周建波教授担任主持人,8797威尼斯老品牌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系副主任季曦长聘副教授担任与谈人。
卢勇教授首先介绍了题目的背景,该题作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最重要内核,其学术贡献在于从环境史的视野去发现经典区域传统农业的价值,现实意义在于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共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历时性问题,即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环境变迁与特色农业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是什么;二是关系性问题,即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环境变迁与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中两者的互动关系是什么;三是现代性问题,该区域的传统特色农业所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在当代社会情境下更好地传承保护与转化利用。该报告从研究背景、研究视角、研究区域和典型案例四个维度展开。
卢勇教授指出,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朝历代反复强调的都是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因此中华文明在某种意义上约等于农业文明。他分别引用《周礼》、《农书》等古籍中的记载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我国古人较早地认识到土地和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传统农业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内涵,传统农业的韧性与可持续是中华文明延续繁荣的基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传统农业在发展中形成了泽被后世的优秀生产传统,其核心精华是天人相参、精耕细作。
从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基本经济区看,长三角地区是秦汉时期和唐宋元明清时期基本经济区的重叠部分,因此研究农业史绕不开这一地区;而从现实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当中绕不开的问题是“长三角的农业发展该置于何等位置”,因此要保护和传承该地区类型多样的特色农业,必须追根溯源,厘清该区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变迁的脉络。="卢勇教授结合前人的研究和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生态环境变迁与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中的两重逻辑,即生态环境变迁、特色农业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逻辑,以及突破农业史“发展观念”与环境史“破坏视角”学科壁垒。
基于以上逻辑,卢勇教授提出四个研究视角:一是将特色农业发展置于长三角环境变迁的视野下辩证分析,重在把握二者之间互动关联的协同演化规律;二是把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置于本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大背景下去全面分析,开展交叉研究;三是把人文性与历史性带回特色农业传承与转化利用之中,重点探讨传统农耕智慧在当下的转化与传承问题;四是信息化视角与构建长三角生态变迁与特色农业的知识数据库。他总结指出,从学术传统而言,其研究以环境变迁为经,以先民的技术选择为纬,将自然、社会、人文的因素合为一体,不单展示河道、植被、土壤之变化,同时还力求呈现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创设之垛田、圩田、沙田和山林复合利用系统等的变化,从多维视角展示本时期该地区先民如何在客观外部压力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干预下形成各种各样的特色农业。
研究区域上,卢勇教授提出了“三区一带”的概念。他指出,长三角本义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即由钱塘江、长江二者所携带泥沙在入海处沉积而成的三角洲;而从行政区划上看,它包括今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立足历史地理的角度去观察,除了传统粮食产区以外,长三角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区一带”四大特色农业区,分别位于江淮、江南、皖浙南山区和河口海岸带。四大区域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经历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变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江淮地区地处我国气候南北交界区,明清以前就形成了水网交织、湖泊密布、大运河纵贯南北的地理格局和以陂塘圩田为主要设施、以稻麦轮作两熟制为主要类型的农业生产布局。江南地区在明代以前以大圩为主,后随着围垦和运河堤的兴建,宋中叶以后吴淞江逐步淤塞,小圩代替了大圩,这一生态环境变迁使得江南地区由原先的粮食输出区逐步演变为粮食输入区,并促使江南地区开启发展特色农业的新阶段。皖浙南山区由于突出的人地矛盾催生了山林复合利用农业,在作物种类、耕种方式、灌溉设施等方面有别于平原地带,并发展出一系列特色名产区,浙江仙居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是其中的代表。
卢勇教授认为,传统农业的特色化体现出的韧性在于人对自然力的协调与导引,表现为对环境的化害为利,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农业中的发挥。因此研究特色农业的问题,就需要将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带回环境变迁的视野下去辩证分析,重在把握二者之间互动关联的协同演化规律。他以兴化垛田和启东沙地圩田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兴化垛田位于江苏的里下河地区,该地区在唐宋时期是鱼米之地。明清时期兴化地区经历了环境变迁,大量湖泊转变为沼泽水荡。受“蓄清刷黄”的影响和明清政府为保漕护运,兴化地区耕地出现非正常损耗、农田水利设施受到破坏、短时段农业劳动人口锐减,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受到重大影响。农业的韧性也正是在这时得以体现,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当地百姓探索出了圩、垛造田技术、灌区灌溉工程体系、肥田增产之法,以及适应水乡农业的生产结构与生产技术,发展出一种新型的“湿地农业”。
启东沙地圩田是随着长江入海口之启东成陆、改造盐碱地发展农业并延续至今形成的,主要包括防止海潮侵袭工程、盐碱地改良技术、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沙地民风民俗等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自古以来启东人民就世世代代从事固淤造陆、围垦造田、挑泥筑坝、抗坍、守陆保田。在这一过程中,启东形成了具有筑堤挡潮水网垦殖、资源再生持续发展、渔盐之乡棉粮故里、江海门户沧海桑田、东疆沙地江海文化等五大技术、生态、经济、历史和文化特征的农业系统。该地区也是河口海岸带沙洲滩涂农业发展的代表,形成了“滩涂圩田——挖塘筑堤——水产养殖——传统种植和牧业——经济作物种植——多功能农业”的完整水土资源综合整治和利用技术。
报告的最后,卢勇教授用三句话概括了其学术观点:一是辩证看待明清以来生态环境变迁的历程及影响;二是农业遗产不是陈旧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今天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源泉;三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但水利概念需从大范畴去领会,方能得其要领。
报告结束后,季曦长聘副教授进行了评论。她认为卢勇教授的报告思路清晰,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了农业史和环境史研究中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悖论,并解释得非常清楚透彻。她进而结合环境史学、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兴衰和自然环境的兴衰密切关联”、“人通过农业对自然的主观改造是实现人与自然再平衡的重要途径”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等观点进行了补充。
随后,与会同学就疫情之后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同生态农业模式之下人们如何进行协同合作等问题与卢勇教授进行讨论,卢勇教授以理论联系实际做了精彩的解答。
讲座最后,周建波教授进行了总结。他首先结合卢勇教授所讲的江南地区的特色农业谈到了商品性农业,分析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周建波教授谈到了人与环境、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分析了环境如何影响我国农业发展。他还对伊懋可提出的“高度平衡陷阱”理论、历史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了评述。
供稿单位:经济史学系
供稿人:陈洲扬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