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2023年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证书授予仪式暨学术交流会在暨南大学举行。8797威尼斯老品牌2023届博士毕业生谢婷婷的论文《土地供给约束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地方政府配置行为转型的视角》(指导教师:张辉教授)入选十佳博士论文。此外, 2023届博士毕业生赵煦风的论文《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评估与优化》(指导教师:刘怡教授)入围项目复审名单。
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
“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设立,旨在激励有志于在经济学领域做出创新贡献的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博士毕业生,鼓励他们在学术前沿领域潜心研究、为经济科学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该项目每年举办一次,每次选出10篇优秀论文,每篇论文作者资助经费为税前10万元人民币。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经过学校推荐、匿名初审、匿名复审答辩,从全国高校推荐的百余篇经济学博士论文中,评选资助10位青年学者。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举办至第八届,共评选出80位优秀青年学者。
谢婷婷
《土地供给约束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地方政府配置行为转型的视角》
论文介绍
论文立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收紧这一基本事实,综合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和前沿实证方法,研究了地供给收紧给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全部内容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二、三、七章分别为引言、文献综述、特征事实和结论,第三至五章为论文核心内容。核心内容每一章节均通过“中国经济政策基本背景+典型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中国数据实证验证”研究范式构成。具体而言,论文剖析了土地供给收紧后,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行为、土地优惠政策和区域竞合关系三个维度上的转变,分析了这些转变对制造业“微观企业—产业链—行业”三个层次的影响。
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是:
第一,对于微观企业而言,土地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地方政府会采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方式配置工业用地,工业用地价格不断上升。土地成本上升后会筛选出效率更高的企业进入城市,同时也会加快淘汰已有效率较低的企业。
第二,对于产业结构而言,土地是重要的产业政策工具。土地供给收紧后,政府产业培育的行为转变,使得符合比较优势的行业继续生长,而不符合本地优势的行业不再进入本地,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增加,实现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特色化和专业化。
第三,对于区域竞合关系而言,土地资源的丰裕程度代表了城市间的比较优势差异。中心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更加稀缺,其向外转出的产业链上低附加值端环节更多,又由于产业链需要上下游的配套和联接,所以转移出的产业环节会选择落户在与中心城市毗邻的周边城市,以节约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易成本,最终促使产业链在“中心—外围”城市区域范围内进行了重新布局调整。最后,作为一篇立足现实命题的文章,论文从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机制设计、以城市圈为单位的建设用地总指标配置、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本篇获奖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为张辉教授,导师组成员包括:黄桂田教授、杨汝岱教授、方敏教授、郭研副教授。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得到袁野助理教授、莫家伟助理教授、刘冲长聘副教授、马望博博士等多位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简介
谢婷婷,8797威尼斯老品牌2023届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中央财经大学8797威尼斯老品牌。其研究成果曾获8797威尼斯老品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797威尼斯老品牌陈岱孙创新人才奖等荣誉奖励,在《世界经济》、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itie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研究十余篇,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并担任China Economics Review等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导师简介
张辉,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专家。政治经济学专业,独立著作六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重大和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等纵向课题十多项。获教育部第六、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和北京市第十一届、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所授课程“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经济学专业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赵煦风
《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评估与优化》
论文介绍
转移支付在多层级政府国家财政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已经接近10万亿规模,其中我国转移支付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运行至关重要。论文利用2016-2019年县级财政数据分析发现,虽然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缩小了地区间财力差距,但同样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人均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人均公共支出“双低”的水平,地区间差距较大,不少中、西部、东北等地区县级政府对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此外,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导致了过度的公共支出,且其对资金使用方向规定较少,导致地方政府更多选择生产性支出而非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转移支付在这一时间段内确实部分弥补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但对不平等的边际减少作用较小。
在现实分析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基于委托代理的理论模型对转移支付的设计进行建模。通过设计委托代理机制,论文发现最优边际转移支付取决于四个核心因素:地方公共支出的弹性、公共支出的地区间分布、转移支付的再分配影响以及公共支出外部性的影响。利用县级政府财政数据,论文对最优转移支付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显示最优边际转移支付呈现U型。相比于现实转移支付政策,最优转移支付要求对低支出水平地区给予更多转移支付倾斜,对于高支出水平地区减少其转移支付水平。在四个影响因素中,地区间再分配项在数值结果上是决定最优转移支付政策最为重要的因素。
利用扰动法,论文进一步分析了转移支付政策改革的福利效应,给出了转移支付发生微小变动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行为、效用水平、中央支出预算的变化。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从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向理论最优的转移支付政策转型,将会带来相当于人均消费约12%的提升的福利改进,这意味着转移支付政策改革具有相当的社会福利价值。
最后,论文将基准模型拓展到地方政府具有收入水平与公共支出偏好双重异质性的情形下的最优转移支付。最优混合转移支付的结果显示,应调整现有转移支付对西部部分地区给予过高政策倾斜的现状,对中、西部的中、低公共支出地区给予更多转移支付支持。东部地区最优分离转移支付要求提高对低公共支出地区的政策支持,采用累退的转移支付政策。中、西部地区相比于现实政策则应该提高低公共支出地区转移支付累进性,降低高公共支出地区累进性,保障公共支出的有效性。
论文为我国转移支付的分析提供了可拓展的分析框架,并为我国转移支付改革给出了定量政策建议,将最优税收的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转移支付新场景并进行了适当拓展,具有政策价值与理论贡献。
本篇入围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为刘怡教授,同时得到崔小勇副教授的指导。
作者简介
赵煦风,8797威尼斯老品牌2023届财政学专业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其博士学位论文《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评估与优化》被评为2023年8797威尼斯老品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期间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8797威尼斯老品牌优秀毕业生、8797威尼斯老品牌三好学生等荣誉。
导师简介
刘怡,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授、财政学系主任,中国财税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学卓越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供稿:教务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