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总值4931.3亿美元,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2748.3亿美元,同比下降6.4%;进口2183.0亿美元,同比增长3.0%;贸易顺差565.3亿美元。总体来看,10月出口增速略有下滑,几乎与前月持平;进口增速由负转正,显著加快。
从出口看,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多发,海外需求收缩,出口需求边际下降,我国对欧盟、日本出口降幅扩大明显;另一方面,汽车行业出口数据表现强劲,仍是主要支撑,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对出口起到支撑作用,使得10月出口增速略有收窄,较9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从进口看,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释放积极信号,10月,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为55.6%,反映企业预期乐观。从价格看,价格因素贡献持续,使得10月进口增速由负转正,较9月上升9.3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
当前我国进出口现状
外部需求弱于预期,出口增速略有下降。海外需求弱于预期是本月出口降幅略有扩大的主要原因。10月,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多发,地区战争负面效应外溢,拉低了全球经济增速。全球制造业PMI为48.8%,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全球及主要经济体综合PMI,除美国较前月略有上升外,日本、欧盟均较9月显著下滑,反映出10月全球经济相对下行,外需相对收缩。10月,我国PMI新出口订单为46.8%,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进一步佐证制造业出口需求有所下降。从预测结果看,由于低估了外部需求的收缩程度,出口增速低于预期。
从国别看,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出口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2.56%、-8.19%、-15.10%和-12.99%,我国对东盟、美国的出口增速均较9月小幅上涨,其中受基数效应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但对欧盟、日本出口增速降幅有所扩大。我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增速仍保持高位,增长17.24%,但受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影响,本月涨幅较前月下降3.34个百分点。
从具体商品看,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652.68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0%,仍在我国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其中,集成电路出口111.78亿美元,同比下降16.63%,较上月下降11.6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48.12亿美元,同比下降9.17%;汽车出口102.74亿美元,同比增长45.05%,继续保持高位增长,这是本月出口增长的重要动能。
国内需求持续修复,进口增速由负转正。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需求边际修复,尽管10月制造业PMI为49.5%,较9月下滑0.7个百分点,再次回到荣枯线以下,但这主要是受“十一”节假日影响,难以作为需求收缩的判断依据,而且PMI生产活动预期为55.6%,显著高于荣枯线,反映企业对未来预期乐观。价格方面,价格因素仍对进口金额增速产生正的贡献,10月RJ/CRB期货价格指数(路透杰富瑞商品期货指数)同比上升1.6%。此外,从预测结果看,进口增速高于预期,可能原因为低估了国内制造业弱复苏带来的进口需求回升。
从国别看,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进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73%、5.75%、-8.26%和10.22%。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的进口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对东盟、美国进口升幅最大,分别为上升17.18、8.89个百分点。
从具体商品看,大宗商品方面,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钢材的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5%、14.4%、66.8%、8.8%、-30.1%;除煤及褐煤、钢材外,其他大宗商品进口数量累计增速均继续上涨。农产品方面,粮食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7.3%,较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肉类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3.8%,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
外需不确定性增加
地缘冲突升级,外需不确定性增加。10月初,巴以冲突爆发,受其影响,多国被动牵涉其中。在俄乌冲突期间,能源价格暴涨,欧洲产业外迁,拉低了欧洲及全球的经济增速。当前北半球冬季即将来临,能源需求增加,而巴以冲突的爆发将对欧美国家的能源安全进一步构成威胁,进而引致全球经济下滑。10月,全球综合PMI为50.0%,较9月下滑0.5个百分点,其中,欧盟和日本分别下滑0.7和1.6个百分点。美国、欧盟、日本是我国的主要外贸伙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比较高。地缘冲突的升级,进一步增加了外需的不确定性,成为10月新的风险点。
出口下行压力仍在,进口增速或将筑底回升。出口方面,考虑到去年低基数效应,四季度出口有望企稳回升。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处于弱势复苏压力阶段,长期来看海外需求前景仍不乐观,叠加贸易摩擦不断,对出口增长形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国内持续出台保稳提质外贸政策,RCEP协议持续释放外贸红利,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外贸出口新引擎,叠加去年年末低基数效应的拉升作用,未来或将对出口增速形成支撑。
进口方面,预计未来进口增速或将延续复苏态势。一方面,国内稳经济政策将持续发力,有助于拉动我国内需恢复逐步回暖,保障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进口增速有望逐渐改善;另一方面,出口需求不足将抑制国内生产需求上涨,在海外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随着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限制加强,国内产业升级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也将拉低进口增速。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为应对当前进出口形势,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面对欧美市场的封锁,要积极应对挑战,在逆境中寻找契合点,增加民间贸易往来频率。多渠道开拓贸易往来市场,推进“一带一路”贸易合作进程,落实RCEP多边协定的配套设施。
实现稳增长、扩内需,宏观政策要稳定、连贯。要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盘活民间资本,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增长,不断拉动内需扩大。
——原载《中国财经报》
苏剑
美国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国际经济学与金融学博士,北京市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8797威尼斯老品牌教授、博士生导师,8797威尼斯老品牌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副主席,曾任方正证券首席宏观经济顾问(2014.9-2016.8);研究/教学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参与或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著有专著《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内外失衡下的中国宏观调控》、《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等;在国内外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和政策评论文章。
供稿:经济学系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