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后新的一轮招工大战在东部沿海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与此同时,一些跨国集团公司悄然生息地关闭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或裁减生产规模并缩小在大陆的制造业投资。这再次引发出关于中国制造业危机的众多纷纭的议论,从议论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投资者对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不看好,甚至认为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夕阳产业,特别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类型或将很快被转移,或将被逐步淘汰。
曾几何时,令中国引以自豪的制造产业,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仅从以下统计数据,就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与全球生活息息相关的程度:全球每5支笔中有4支是“中国制造”;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1件是“中国制造”;全球的每10件玩具中就有7件是“中国制造”;全球每销售的2台数码相机中就有1台是“中国制造”;全球每年制造130亿双鞋中,其中70亿双鞋是“中国制造”……然而,自2008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一波又一波制造企业倒闭潮的来临,以及外资跨国企业陆续关停在中国的生产工厂,这些曾经骄人的数据似乎成为了提醒“中国制造”时代结束的标志。
事实上,关于中国制造业危机的议论,从2008年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权威人士认为,制造业出现困境源于下面两点:一是劳动人口的日益减少与劳动力成本的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劳动就业人口的减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且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二是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带来全球市场需求的衰退并引起产能过剩,从而导致制造业出现衰退。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将曾经辉煌的中国制造业逼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让“中国制造”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然而,如果认真地审视我国制造业经济及其内在结构性问题,就会发现目前制造业面临的并不是危机,而是一个机遇,一个涅槃的机遇。要改善这个问题,既需要努力,也需要一定的勇气。
根据公开报道,2015年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劳动人口的增加低于非劳动人口的增长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劳动力成本逐年的急剧上升,让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感觉步履维艰,人们很容易误以为制造业行业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虽然从绝对数据上看,中国的劳动人口逐年减少。特别是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些企业随之迁移,使得原来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人口逐年分流,但这并不是形成制造业危机的根本原因。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升必然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和对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升。这种用工需求的结构性差异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是造成当前劳动力市场重新分配的矛盾的来源。一方面出现劳动力的短缺,另一方面又出现失业人口的增加,这可以从今年的招工趋势中得到体现。据报道,今年的广州地区回流人数比率大约是82%,是历年中最低的一年;而劳动力市场的职位需求比率却高达40%-50%左右,且所需人员大部分属于技术型操作人员。因此可以说,中国制造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开始从数量导向转变为质量导向,单纯靠人海战术的初级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在和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
我的一位朋友曾参观过一家全球知名玩具生产工厂,工厂装备了大约500台注塑机和后续生产设备。在中国,相同规模的生产企业,对劳动力需求至少在2000人以上才能确保正常营运。而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工厂只有80人负责营运!试想一下,如此一家高效率运作的工厂,是否还会为缺乏足够的工人而哀叹?是否还会为每年不停上涨的劳动成本而担心?当然,要做到如此高效率的运作模式,除了产品的适应性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因此,对于未来制造业来说,找到适当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比单纯的设备投入更加具有挑战性。
至于说全球产能过剩造成中国制造业衰退,这应该只是一般性的经济规律,并非与制造业衰退成必然因果。而恰恰相反,这种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为制造型企业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和推动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外在的动力。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享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中国为全球经济提供丰富商品的同时,却鲜有将生产的产品转化为消费产品。这样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只能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供应链中的低端位置,缺乏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能力,这也是“中国制造”的商品鲜有在国际市场中崭露头角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产品对市场的需求,导致制造业只注重生产,而不注重发展。
春节期间的两则消息还让我记忆犹新。一则消息是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日本的智能马桶,造成产品脱销。另一则消息是中国游客在日本超市抢购高价大米,其抢购大米的价格是中国同类大米的7倍。经媒体证实,日本销售的智能马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杭州制造;而日本大米也是在中国锦州地区种植生产。这不禁让人感觉既好笑又好气。好笑的是,我们买来买去的商品,仍然摆脱不了“中国制造”,可见“中国制造”并非没有市场;好气的是,为什么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买不到,却一定要到国外才能买到。这中间固然有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误解,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制造企业忽视了对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看不到潜在的消费市场,造成我们只能依存于供应链中的低端位置,而逐步丧失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因此就中国的制造业而言,所缺少的并不是劳动力数量或市场消费需求这些表象,而是我们对制造业发展有完整的认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对制造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从而打造出符合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升级版制造行业。中国制造企业需要的是凤凰涅槃般自我重生的改革的努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