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
月,欧洲杂志将
2013
年度的“年度央行”奖项颁发给了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央银行》杂志,评选奖项主要基于“权威及诚信、履行使命和开拓创新”这三个标准。中国央行获此奖项的理由是持续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表现出强大的管理能力。《中央银行》称赞中国央行拥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技术能力”,在控制影子银行系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资本账户实现自由化和酝酿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了贡献。
中国央行的获奖还在于,对市场利率飙升未加干预,在遏制影子银行发展方面用心良苦。同时有媒体指出,获奖报告的内文中介绍:“许多中国的银行介入影子金融的交易活动,透过理财产品等筹措短期的高息资金,并将这些资金转贷给中小型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其中许多是从事长期房地产开发和地方基础建设项目的企业。这类交易的结果就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严重的期限错配。”我们不知道央行获奖后的感受如何,但从2014年中央银行政策的活跃程度看,似乎还真的应验了年度央行的奖项。
2014年的上半年,央行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花样翻新,频繁出击,看得市场简直是眼花缭乱。有常用过的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也出现一批创新工具,如再贷款、再贴现、常备贷款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而推出这些花样翻新的创新工具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市场内注入流行性。通过充分活跃的流动性,来刺激经济的增长。
对于央行的举动,我们不禁产生两个疑问:1市场内真的很缺钱吗?2 央行的行为,真的能有效率地刺激经济吗?
首先,单就市场的流动性而言,很难认为市场缺乏资金的流动性。根据报道,截止2013年底,中国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是110.65万亿元左右。而同期的美国的货币供给量(M2)折合人民币大约是67万亿元,而中国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56.5万亿元和101.24万亿元。很明显,从货币发行总量的角度看,实际上人民币已经有超发的疑虑和迹象,并不是一个缺钱的市场。在一个疑似超发的资金市场内继续扩大资金的流动性,似乎目的性看来很明确,就是向市场内提供更多的资金资源,通过商业贷款方式,扩大经济规模来刺激经济。
其次,就中国的经济而言,根本问题不是因为市场流动性紧张造成经济上的困难,而是经济结构配置的问题。因为大量过剩的产能无法消化,导致资金链条的紧张,无法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造成部分资金沉淀。一旦资金总量收紧,就会造成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资金紧张,出现所谓的流动性不足。同时,由于产能调整的出现和经济环境的改变,对于贷款意愿不强的企业,本来是属于企业正常的经济行为。而此时继续采用扩大化货币政策,无异于在用超发货币的方式,扩大经济规模,不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经济结构上的题,有效地淘汰落后产能,而且更是违背企业的发展意愿和规律,盲目扩充。这似乎感觉更像饮鸩止渴和缘木求鱼,而不是有效率地刺激经济。
中国的经济规模经过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不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发展的方式,都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用创新的有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代替旧的简单粗放型和资源集约型的低效率增长模式,逐步以有质量的发展模式取代以数量为主的发展模式。而这些规划和调整,并不应该依靠货币政策为主导模式,而是应该以国家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为主导,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由市场验证确定发展方向。国家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互为渠和水的关系,单有渠道没有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单有水没有渠道,也不能有效率的将资源正确的传导进入需要发展的实体当中,最终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货币政策不仅仅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更重要的是需要关注资源的最终流向,为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提供有力的管理监督。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需要有效的使用好资源,与我们制定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相匹配,而不是停留在渠道里,形成资金的“堰塞湖“。
我们还清晰的记得2008年,市场投入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后果。由于缺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筹规划和对资金流向的监督管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虽然经济刺激举措有效的阻止了当时经济的下滑,形成了V型的反转,但是带来的后遗症也是相当明显,包括流动性泛滥、房价飙升、影子银行和债务风险等等。直到今天,这个刺激政策还饱受学者们的诟病。
当然,我们很欣喜看到央行因应市场变化,对货币政策采取更加积极性的管理手段。但是对应于央行所管理的宏观经济管理的范畴而言,改变经济资源配置结构,属于微观经济管理的范畴,这两者毕竟是存在管理差异的,我们不能越俎代庖。就宏观经济管理的范畴而言,货币政策的针对性改革还有更大的改善空间。毕竟,类似货币发行总量(M2)的疑似超发如何做到更加精准的控制和改善,对于迷一样的中国货币政策而言,确实是一个更值得探讨研究和认真改善的课题。(本文作者: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