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北京的机动车已超500万辆。虽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堵车未见明显好转,或愈加严重。不久前纽约公干,曾驾车亲历纽约交通,感觉两地交通拥堵的差异主要来自人的行为。一些现象可用经济学来解释。不过,在以经济学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与人类行为日渐泛化的当下,经济学的运用又必须谨慎,以免以偏概全,似是而非。
纽约和北京都是国际大都市,人口数量和密度大体相当,在两大城市开车,共同的体会是车流滚滚。北京纽约都堵车,但纽约的行车秩序大大好于北京。在纽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打出并线信号灯,平行的车就会让出一条道来,礼让已是一种习惯。而在北京,争先恐后、见缝插针的抢道现象随处可见,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比比皆是。因此,尽管纽约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将近北京两倍,但相对而言,纽约的交通拥堵程度反而远不如北京,在纽约开车的心境也比北京好得多。
对于此类人们交通行为影响交通秩序的现象,经济学者曾经做过各种解释,试图找出人们行为的经济学基础。最有名的解释就是以“囚犯困境”模型的非合作博弈来解释。
博弈论中有著名的囚犯困境模型,其要旨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出于个体理性的自私自利,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结果很可能损害自身利益,造成两败俱伤的“纳什均衡”,谁也得不到好处。如交通行为中,每个人都想快,争先恐后你争我抢,甚至违反交通规则,其结果必然是交通秩序混乱,谁也快不了,如同北京的交通。而如果大家选择遵守规则、互利合作,礼让利他,其结果反而会带来合作利益,交通顺畅有序,如同纽约的交通那样。
经济学家们用这样的道理试图告诫人们,在交通活动乃至各种社会生活中,应当讲道德,守规则。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交通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秩序都会大大改善。
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情况完全不是如此。学者的理论到了现实世界完全不起作用,甚至被嘲笑为书生之见、纸上谈兵。交通参与者未必不知个中道理,但到了现实中依然你这个你争我抢,互不相让。难道是理论错了?还是现实太过狡黠?
其实,既不是理论不对,也不是现实诡诈,而是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不足,应用不当,将经济理论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的结果。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绿色的,
譬如囚犯困境模型,出现合作博弈均衡的条件是同一些参与者的多次重复博弈。只有是同一些参与者经过足够多次的重复博弈,才有可能产生合作与利他的行为。而在具体的交通环境中,并不总具备这样的条件。同时,合作均衡的出现还需要人们的理性、车与路的条件大致均衡。然而,在具体交通行为中,人们的理性不足,车与路有时候严重失衡。这进一步降低了合作均衡出现的可能性。
进一步说,即使交通行为中具备了产生合作均衡的诸条件,现实世界中的合作均衡也未必一定出现。因为人的行为动机是非常复杂的,并非单一理论可以完全覆盖。比如,人们的交通行为经济学除了有囚犯困境模型解释之外,还可以用其他理论来解释,比如 “劣币驱逐良币原则”。
劣币驱逐良币原则也是经济学中一个有名的定理。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成色不足的劣币如果能与成色充足的良币共同流通,谁也不愿意把成色充足的良币拿出来用于交易,都会拿劣币流通,于是劣币会将良币驱逐出流通领域转为储藏,市面上流通的就都是劣币了。
将劣币驱逐良币原则引入社会行为领域,不良的违规行为如果经常能带来利益而不受到惩罚,“会闹的孩子多吃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私违规,终将会把遵守规则的良性行为排斥掉。我们交通中的加塞抢行泛滥、公交车上车时的争先恐后,使守规矩排队的人总是上不去车,礼让守法的司机总是被堵被抢,守规矩者会越来越少,交通会越来越差。这都属于劣币驱逐良币一类。此时,合作博弈的均衡就很难出现,出现的都是多败俱伤的纳什均衡。
(载《人民日报》2012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