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市场经济与市场化的含义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在经济学理论界存在着两类主要观点:一类观点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理解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而另一类观点则忽略意识形态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把“管制”作为“市场”的相对概念。
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完全对立的,例如奥地利经济学家米赛斯、哈耶克和北欧经济学家伊萨克森、汉米尔顿、吉尔法松。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和需求配置资源的经济,同意识形态没有必要的联系,例如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瑞典经济学家克拉斯?埃克隆德。中国30年来的市场化实践所遵循的理念就源于这一类观点。
对于第二类观点,市场化与“经济自由化”的紧密联系可以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文献在定义“市场化”时,多侧重于看政府行为是否越过对市场失灵做出补充所要求的界限。
国内方面对于市场化定义的研究起步于1990年代初期的有关“转轨”经济学的研究。早期关于市场化测度的文献就倾向于认为市场化就是政府管制的放松;19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内文献中逐步开始强调市场化是一个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的过程。
二、市场化研究中的制度观点
对市场化进行制度层面的审视源自20世纪6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舒尔茨、戴维斯和诺斯都对“制度”这一概念有着表述,舒尔茨更是强调了制度对于经济效率的重要影响,强调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于研究本身来说,制度的观点在于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总之,“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三、中国市场化改革研究
(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特点及驱动力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市场化研究伴随着市场化的经济进程,主要关注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过程,并且把过程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从改革的方式看,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在改革的内容上,争论的焦点是价格改革。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市场化进程的特点有所变化。在研究市场化推进的现象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其背后的驱动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多维视角
张曙光(2007)在《中国经济研究》的一篇文章中,对分权化和市场化加以区分。雎国余、许秋起(2007)在《解读经济市场化的三个维度-兼论中国市场秩序完善的内在机理与基本思路》一文中探讨了经济的市场化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而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相当复杂和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徐叶萍、石秀印( 2007)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问题,认为市场化生产方式的引入,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卢现祥、朱巧玲(2006)认为中国的市场下层组织的建设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但是上层组织才刚刚起步,市场化改革正在从下层向上层转变。
(三)中国市场化与经济绩效
这类文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构建了市场化与经济绩效相关关系的经济模型。它们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于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和结论。
四、结语
从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市场化过程是体制转轨的过程,是一场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重大的制度变迁,经济资源实现了由计划指令配置为主体向由市场配置为主体的根本转变,这其间包含了企业行为、政府职能等一系列与上述转变相适应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在内的各个方面多项制度安排的创新。
具体而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采用了“渐进”式的步骤。从市场化改革的内容看,中国的市场化包括了产品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两个过程。其中,价格改革是最主要的部分。从改革的次序看,市场化起步于农村改革,从农副产品的价格调整到工业产品、服务类产品以及要素市场产品价格的逐步开放,市场化推进的难度不断加大,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从市场化的配套性与系统性看,改革从单项的、松散型结合的阶段推进到侧重于综合配套性的改革,并且从经济领域开始向政治领域延展。从推进市场化的方式和动力结构看,前一阶段主要为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分层递进转变,后一阶段中来自新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内生化或自生化的改革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化的推进将越来越成为多元化社会经济力量的结合。从推进市场化的策略选择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从原先的“摸着石头过河”等经验主义做法在向更侧重于制度创新与制度完善的方式过渡。
与买慧合作,原载于《经济问题》, 2009年第2期,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