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莫特森(Dale T. Mortensen),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共同分享了这项殊荣。我系杜丽群教授应新浪网邀请做客财经频道,对此次奖项的颁发进行了深入解读。
杜丽群教授认为,三位教授的获奖,主要针对全球的,一个是贫困、一个是失业,另外一个是养老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一个殊荣,就是他们在这个方面,在全球充满不和谐或者说在经济领域,在其他领域,可能是需要有更多的经济学领域的工作者和研究者来关注这样与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过程中,需要对劳动者,对经济行为主体,对普通的老百姓,对他们的生存,对他们的就业以及对他们的生存的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谈到这次奖项的研究方向对未来中国有何影响或启示时,
杜丽群教授指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失业问题,收入差距的拉大,还有贫富不均的问题,高学历和低学历的这些就业,不一定是高学历能够找到很好的一份工作。这些低学历或者低技能的一些人,面临的问题更多一些,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一些,对中国的参考价值是政府的决策者应该更多的把就业问题,把老百姓的民生的问题,以及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还有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讨论,更多关心是以人为本,解决民生,另外就是更多的通过理性的方式,来对经济行为者进行法律这方面的约束,在激励机制方面,更加有效率,怎么样激励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力的发挥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人文主义方面的因素。
摘引自 新浪财经
2010
年10月11日